文化润疆 | 人面陶灯 古灯界的“显眼包”
2024-04-25 11:02:06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在博物馆,如果你遇到“慈眉善目”的它,一定难以将它和灯联系到一起。

  它是一盏收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人面陶灯。1994年出土于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小寺,年代在高昌回鹘时期。眼下,这盏灯正在首都博物馆参展。

收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人面陶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人面陶灯,陶制,筒状,上面绘制一老者形象。仔细端详,老者有点像动画片中的阿凡提。双眉长而下垂,眼睛小而有神,直鼻小嘴,唇边留有稀疏又卷翘的胡须,面部慈祥又可爱。头顶凹成一个圆洞,用于盛油点灯。

  其实,在电灯发明之前,古灯至少走过2000余年历史。每一个朝代的灯,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风格,并且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审美追求和生活风貌。

2023年11月18日,陈列于“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特展中的人面陶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国内考古资料显示,人们最早使用的灯和豆有一定渊源。“豆”原本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容器,上面是一圆形盏盘,下面是一个喇叭状或圆形底座。人们在圆形盏盘里放入灯油,再配上灯芯,就成了一个简易灯。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曾出土过数盏豆式陶灯,外形有点像现在的果盘,灯身呈黑色,灯内可见灯芯,外面绘有联珠纹图案纹饰,这种纹饰具有典型的中原佛教文化特点。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豆式陶灯。新疆博物馆提供

  早期的灯主要为青铜材质。先秦时期的灯分为无檠灯和有檠灯,前者是只有一个灯盏的灯;后者多数以人或鸟兽为造型,多为王公贵族使用,不仅用于照明,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当时身份的象征。

  到了汉代,灯具发展进入辉煌时期。不仅材质、种类丰富,构造设计巧夺天工。当时人还发明了一种带导烟管的灯,这种灯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角度,还能自动净化燃料产生的油烟。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青铜灯逐渐走向没落,陶瓷灯成为灯中主体。隋唐时期,出现了灰陶、釉陶和三彩等种类,尤其是唐三彩,让灯具出现了绚丽色彩。

喀什地区发现的三嘴白玉灯。新疆博物馆提供

  宋元时期,陶瓷灯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灯也变得更加小巧实用,简单便捷。

  新疆喀什地区曾发现过一件宋代灯具精品,即三嘴白玉灯。这盏灯既能悬挂当吊灯,也能平置使用。它由一块完整的白玉雕琢而成,状似盛开的三角梅。灯槽巧妙地设计在三个花瓣之上,可放灯油和灯芯。

  明清时期,灯的种类和材质更加丰富。此时的灯从制作原料上来看,有陶瓷、金属、玉石、木质、玻璃和珐琅等,瓷灯还增加了斗彩、粉彩和珐琅彩。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电灯出现,古灯随之被取代。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蕾]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新疆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