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院援疆” 中国农科院倾力办好“新疆事”
2024-04-28 23:04:42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盖有军报道)“端牢‘中国碗’需要‘新疆粮’,穿暖‘中国衣’需要‘新疆棉’。”4月2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说。

  当日,第二届中国农科院科技援疆工作推进会暨科企融合促进新疆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会在昌吉市举行,吴孔明讲话时说,中国农业科学院要聚焦新疆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特别是整装成套的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在提升单产和品质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新疆农业增产潜力,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力量。

4月26日,第二届中国农科院科技援疆工作推进会暨科企融合促进新疆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会举行。图为会议现场。李伦摄

  在推进科技援疆工作中,中国农科院一直力争当好“国家队”表率。

  2017年9月,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成立。这是中国农科院在新疆布局的平台性、应用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2022年,中国农科院确立并大力推进“举院援疆”工作,全面优化提升在新疆开展科技工作的整体布局和创新质量,明确了“举院援疆”四大任务:推动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中亚国际交流合作。几年来,“举院援疆”工作在推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与团队建设、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主任(总指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高雷介绍,聚焦自治区“粮棉果畜”四大农业产业集群,中国农科院牵头组建了由战略科学家担当领衔的新疆粮食单产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戈壁生态农业、林果提质增效、作物生物安全、畜禽健康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16支疆内外协同创新团队,吸引集聚老中青三代268位科学家,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区域发展紧密互动和深度融合。此外,中国农科院每年近百支创新团队的千余名科学家投身科技援疆主战场,服务新疆、奉献新疆,基本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科技援疆新格局。

  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中国农科院创新团队围绕新疆粮油、棉花、林果、畜牧、生物育种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聚焦新疆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统筹整合疆内外农业科技资源,强化协同创新,全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为新疆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包括系统开展高产高效协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玉米高产栽培达到 “吨半田”的全新层次;育成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较当地种植品种亩均增产80公斤以上,成为南疆最具推广潜力的专用小麦品种;通过建立高效的棉花基因编辑体系,创制了一批抗黄萎病、耐除草剂、宜机采的棉花新种质,研发南疆“两年三熟”、棉麦双直播、“双花”换位间作等耕作制度等,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作仁(中)在进行棉花育种实验。岳勇超摄

  高雷介绍,这几年中国农科院在新疆成立了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中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西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为提升新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将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援疆大联合、大协作的有效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好农业科技援疆各项任务。同时,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把新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扎根新疆、脚踏实地,结好‘新疆缘’,办好‘新疆事’,做好‘新疆人’,在新疆这片广袤热土上建功立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不断作出新贡献。”吴孔明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何艳红]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新疆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