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
7月25日上午,新疆国际大巴扎来了一群快乐的年轻人。阳光帅气的男孩、青春靓丽的女孩,拿着刚买的特色冰淇淋、奶茶,在店铺、摊位间笑着、走着,用手机拍照片、拍视频——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大剧院Tumor歌舞团演员们在排练、演出间隙,来此参观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大剧院Tumor歌舞团演员们表演舞蹈。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当天上午,阳光灿烂,新疆国际大巴扎游人如织。演员们一到现场,就聚在一起商量起来。很快,演员们排成队列,翩翩起舞。现场没有伴奏,甚至没有手机播放乐曲,但是演员们的动作整齐、节奏统一。如此专业的表演,一下吸引了游客,很快在舞蹈演员们周围围成圈,人们争相拍摄。“跳得太好了!水平真高!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他们的表演。”听说是参加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乌兹别克斯坦舞蹈演员,吉林游客王寿海由衷称赞。虽然没能去现场看舞蹈节剧目,但在这里,他感受了舞蹈节的魅力。
两支舞蹈结束,人群渐渐散去。演员们开始在熙熙攘攘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游览,特色美食、工艺品、小纪念品……这群年轻人除了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还对这里的舞蹈、音乐兴趣十足。
借用别人心爱的吉他弹一曲。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萨拉马托夫·丹尼尔·舒赫拉托维奇和同伴在一家皮具店看到了一把吉他,立刻和店主李星商量,能不能让他弹一曲,“他说什么,我听不懂。不过我看到了他们胸前挂着舞蹈节演员证。”李星爽快地把心爱的吉他递给丹尼尔。小店里响起节奏明快的吉他曲,李星轻轻地点头,“这应该是一首乌兹别克斯坦民歌。”丹尼尔笑着证实了李星的说法,“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一拿起吉他,我就特别想弹这支曲子。”语言不通,音乐相通。浸润音乐近30年,从来没有去过乌兹别克斯坦的李星,和第一次来中国新疆的丹尼尔通过音乐结识了。
我来斗舞,高下不重要。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交流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在新疆国际大巴扎,乌兹别克斯坦的演员们偶遇南非埃尔维斯舞蹈艺术团的演员们,一场简短而热烈的交流在广场上演。双方演员们尽展舞姿,一较高下,围观的游客大饱眼福,掌声、喝彩声不断,这让双方的比舞达到了白热化。在比舞的最后,双方不约而同地跳起了对方的舞蹈,相互致敬。
看看我都拍到了什么。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我第一次到中国,感觉非常好。这里很繁荣,人们都很友好,今天的交流很好,我很喜欢这里。”演员根捷巴耶夫·拉苏尔·巴扎尔巴耶维奇说。结束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行程时,他请新闻媒体记者为他拍照,还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对着镜头,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你好,乌鲁木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