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中秋佳节临近,浸透着乡愁、乡情的各色“土月饼”迎来销售旺季。月饼生产商们正加足马力赶制,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推陈出新,让色香味俱全的“土月饼”载着新疆人记忆里的甜蜜味道走向千家万户。
“在我小时候,家里就喜欢买这种土月饼,里面有大块的核桃,还有葡萄干、玫瑰花酱,这就是我记忆里中秋的味道。”9月28日一早,墨玉县居民凯迪尔妮萨·阿不力米提就来到了祖合热蛋糕店,来拿她3天前预订的3盒土月饼送给长辈。
店主佐日古丽·阿卜杜克日木说,墨玉“土月饼”的美味秘诀在于馅料,即用饱满干净的核桃仁混合玫瑰花酱、杏仁、巴旦木、葡萄干等制成,“月饼订单一个月前就满了,一直排到了‘十一’后,现在每天销售月饼7000个左右。”
馕月饼。于田县美玉香馕农民合作社提供
祖合热蛋糕店里的土月饼。乃比江·艾则孜 摄
熬油、蒸面、拌馅、打月饼,一块块金黄色的月饼从土制烤炉中新鲜出炉,院子里香气扑鼻。临近中秋,霍城县水定镇柳树巷子村卢家大院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店主卢明带着40多位工人正在紧张地赶制一批批“卢佳”月饼。这个生产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的卢家大院,每年中秋都要售出约15吨的月饼。
“订单半个月前就订满了,现在每天都要烤制200多公斤十余种口味的月饼。”卢明说,自家的月饼早在2013年就注册了“卢佳”品牌,和“高大上”的月饼相比,他家做的“土月饼”味道更地道、更家常、更接地气,好吃不贵还健康,很受老百姓欢迎。
卢明说:“如今,我们与当地农民进行订单式合作,收购农民种植的野酸梅、杏子等进行加工,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将月饼销往全国各地,最多时能吸收周边60多名村民就业。”
正在烤制的“卢佳”月饼。卢静提供
“卢佳”月饼。卢静提供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华食品厂的月饼生产车间,从7月就开始筹备生产所需原料,如今每天要制作2000多盒月饼,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厂长翟新江说,“土月饼”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五仁月饼,选料主要包括麻仁、核桃仁、杏仁、松仁、瓜子仁等,按照一定比例调配馅料,吃起来味道甜香、酥软,透着质朴的清香气息,看着“土”,但乡味很浓,被大家称作记忆中的老味道。
“阿师傅,‘馕月饼’再来两公斤!”46岁的孜拉莱·热甫开提是于田县美玉香馕农民合作社的常客,每逢中秋节前后都会来买,“今年他们推出了新品‘馕月饼’,好吃又实惠。”
“‘馕月饼’直径10厘米、重100克,馅料包含玫瑰花酱、核桃仁、蜂蜜等近10种新疆特产,沿用古法技艺制作而成。”该合作社副总经理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热扎克说,“9月27日,我们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2023年和田优品天津消费节’,带去的2000盒、1.6万块‘馕月饼’很快销售一空,天津市民非常喜欢。”
阿布都沙拉木说,“馕月饼”由多种馅料混合成了香甜的味道,所以也叫“团结饼”,就像是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共享甜蜜美好生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