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之外,看到家乡千年前的饺子
2023-10-02 12:59:43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快来看,这是从我家乡出土的。”10月1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柜前,来自吐鲁番市的海肉拉·合吾尔惊喜地轻声呼唤小伙伴。

  展柜里,摆放着饺子、点心和食具。这些来自唐代的美食,是1972年从吐鲁番出土的。造型精美的点心,让年幼的小同学忍不住说:“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讲解员赵婧舒提问:“你们爱吃点心吗?”同学们齐声回答:“爱吃。”“刚才老师还给我们发了苏打饼干,还有小面包。”“每天放学,妈妈都会给我先准备些点心垫垫肚子。”

  赵婧舒又再次提问:“点心是名词还是动词?”小学生们毫不犹豫抢着回答“是名词”,初中生们则犹豫着没说话。14岁的娜孜古丽·依不拉音说:“答案要是名词就太简单了,讲解老师可能就不会问这个问题。”

10月1日下午,同学们参观从吐鲁番出土的饺子等展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小宓 摄

  赵婧舒解释说,唐代就有了“点心”一词,那时是作为动词使用,有先吃一点食物以充饥的意思,至迟到北宋,“点心”已作为名词。这些点心和饺子等食物在吐鲁番出土,也反映出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传播发展交流交融,充分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千年古今、万里同食。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展厅里的饺子让大家知道了早在唐代,吐鲁番居民就已经吃上了美味的饺子。现在,饺子早已成为新疆各族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食物。热依拉古丽·艾山是吐鲁番市四年级的学生,“这些饺子和我妈妈包的一模一样,可以想到一定特别好吃。”她向其他同学发出邀请,“春天时候,我妈妈会包苜蓿饺子,特别香,到时候你们来吐鲁番尝尝。”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工作处干部迪丽尼盖尔·艾尼瓦尔告诉孩子们,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展厅,为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朝面点专设了一个展位。那里也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向大家讲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们回去后可以再去观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唐代造型精美的点心和饺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小宓 摄

  新疆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涌现了一批为新疆文化遗产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本次“孩子,圆你故宫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联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半数孩子都是来自“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家庭,其中就包括海肉拉和娜孜古丽、热依拉古丽。他们耳濡目染经常听父母说起关于文物的故事,课余也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去博物馆参观。这次来北京参观,更让他们了解到父母工作的意义。

  娜孜古丽说:“今天参观到很多精美、珍贵的文物,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它们更吸引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文物,让更多人看到它,了解它。”

  海肉拉逛展结束后一直很兴奋,“在万里之外的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大量精美的文物,收获特别大。这么多文物里,最喜欢那份来自我家乡的饺子,太自豪了。”

  迪丽尼盖尔说:“通过此行,希望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在浓厚的氛围里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怀,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