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沟的飞天“弹奏”柏孜克里克的龙首箜篌
2024-04-17 11:48:43 石榴云/新疆日报

4月14日,记者跟随研究人员来到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报道)当吐峪沟石窟寺的飞天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的龙首箜篌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近日,在吐鲁番博物馆举行的“繁采扬华——首届吐鲁番学研究生论坛”上,一款根据吐鲁番这两处石窟寺中的壁画研发的帆布挎包,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与会者关注。灵动的飞天,在精美华丽的龙首箜篌中穿行,画面充满活力和动感。据悉,这是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的龙首箜篌壁画首次以创意形象亮相。

4月14日,记者跟随研究人员来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

  据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介绍,箜篌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新疆曾经出土过20余件箜篌实物,这些实物研究显示,箜篌于春秋时期出现在西域,汉代时传入中原。其形制主要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3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的龙首箜篌壁画是近几年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个龙首箜篌形象,也是千佛洞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实物之一。”陈爱峰说。

龙首箜篌壁画位于正壁右下方。杨茂提供

  走进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48窟,龙首箜篌壁画位于这座洞窟的主室正壁右下方。洞窟不大,呈方形纵券顶窟,除了正壁塑像被毁,壁画均保存得很完整。但是,洞窟光线很暗,记者几经辨认,才隐约看见天神弹奏龙首箜篌的画面。

  陈爱峰说,这座洞窟的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正壁上的壁画讲述的是“帝释窟说法”故事。该故事是佛传题材故事,最早源于印度,公元3世纪或更早以前传入西域。

  “龙首箜篌壁画明显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反映出佛教在不断东传中,逐步吸收各地文化元素,出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转变。”陈爱峰说,“比如壁画中天神装束呈现出高昌回鹘时期艺术风格,龙头装饰则受中原传统文化影响,有寓意美好的内涵。”

龙首箜篌文创产品的设计文案。辛曦露提供

论坛发放的龙首箜篌帆布挎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

  今年2月,“繁采扬华——首届吐鲁番学研究生论坛”筹备时,陈爱峰建议,将龙首箜篌壁画研发为帆布挎包,以此活化这一代表性文物,进一步扩大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影响力。

  新疆艺术学院研究生辛曦露承担这一研发产品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被导师陈爱峰和论坛会务组认可后,我心里非常高兴。她说,这款文创产品集聚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石窟寺中的多种壁画元素,“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壁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