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加京剧,这个儿童剧不一般
2024-05-12 23:40:22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5月12日,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在乌鲁木齐京剧院连演两场。30多首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诗词引得台下小观众们齐声背诵,京剧元素的植入,让这部剧更精彩好看。

  该剧由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创排,改编自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党支部书记郭永红说:“这部剧在原诗基础上增加了花木兰日常和村民们相处、接受训练等情节,让故事更生动曲折,让人物形象更饱满。诗词和戏曲元素的加入,是本剧的两大亮点。”

5月12日,《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演出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摄

  16岁的发依扎·阿不都热扎克是剧中花木兰的扮演者,学花旦的她,在剧中更多是以武生的形象出场。“花木兰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的形象,能扮演她很自豪,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让大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部剧将《木兰辞》全部嵌套于故事之中,根据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回朝等不同时期,将拆分开的原文与情节台词完美融合为一体。

5月12日,《诗词里的中国——木兰辞》演出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摄

  此外,全剧中根据情景植入了30多首中国古诗词的佳篇名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演员们说出熟悉的诗词后,小观众们在台下齐声诵和。演出中不少诗词,9岁的刘鸿涛之前就会背,他打算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整理出来演出中的诗句,“诗词非常美,下次还想来看。”

  宋雨是该剧武戏编导,他在编排上大量融入了戏曲元素,运用锣鼓点和武戏元素,精心设计了翻腾跌扑、刀枪把子等技巧动作。“通过动感十足的精彩武戏,吸引小观众,让大家了解京剧唱念坐打,了解京剧的独特魅力。”  

6岁的安娜说:“这场演出里我最喜欢花木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摄

  16岁的伊力扎提·于立斯是剧中伍长的扮演者,学习京剧近6年,为这场演出,他还学会了毽子小翻。“相当于后手翻加后空翻,之前老是做不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现在能一气呵成利落地完成,很开心。”

  11岁的林喆学习武术有3年了,演出中看到演员们在台上连翻跟头,他一个劲鼓掌,“演员背后肯定付出很多努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也要好好练习,争取也能上台表演。”

  该剧今年2月首演,郭永红说:“接下来,将继续对该剧进行深度打磨提高,将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演出的主力剧目演出,并争取到南北疆巡演。”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