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红燕 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刘媛 熊宣然报道)眼前这个女孩,瘦瘦小小的身躯似乎要被埋没在轮椅中,虽然27岁的阿亚提汗·别克吐身高只有1.4米,但她热情爽朗的性格总是感染着身边的人。
幼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的双腿落下残疾,她却靠着一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写作中寻找到了人生的锚点,并因此收获事业的春天。
阿亚提汗·别克吐和她创作出版的《海鸥传》。
阿亚提汗·别克吐12岁开始写作,15年时间完成了100余部诗集、2部长篇小说。不久前,记录她战胜自我、积极面对生活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海鸥传》整理出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阿亚提汗·别克吐的堂哥艾干白尔地·吐库尔与她一起在公园散步。
自幼残疾 “阅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阿亚提汗·别克吐出生在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萨热克巴依村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恬静美丽的村庄装满了她儿时的回忆。
“妈妈告诉我,2岁时我生了一场重病,在那之后留下了后遗症,行走变得越来越困难。7岁时能勉强站立,9岁就彻底站不起来了。”提到此处,她忍不住落下泪水。
在阿亚提汗·别克吐提的记忆中,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每日抱她起床、洗澡、吃饭成为母亲的日常。常年寻医问诊也让原本拮据的家蒙上阴影,中医理疗期间,屋子里总是回荡着中药的苦涩,后院的一截土坯墙头上倒满了黑乎乎的药渣。
她心性内敛,身体缺陷加剧了她内心的自卑和自怨。于是,阿亚提汗·别克吐在小学五年级时选择了退学。“看着同龄的伙伴都背着书包去上学,我特别羡慕,就主动向亲戚家的孩子借来了旧课本,有空的时候就在家里自学。”
有书念,让她不再孤独。
阿亚提汗·别克吐在家中阅读。
偶然的机会,她读起了英雄史诗《玛纳斯》,英雄玛纳斯率领柯尔克孜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斗争,他的睿智、英勇、果敢感动着阿亚提汗·别克吐。而隐于字里行间的历史故事、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尽显民族美学和文化价值,独特的文学魅力影响着她受顽疾困扰的心境。
每次打开图书,书中的人物都会跳出来和阿亚提汗·别克吐对话,给她贴心的抚慰和指引,让她心中的失落和悲观一层层脱落,整个人也逐渐获得了新生,她也开始对家人和亲友打开心房。
展翅翱翔 做一只不惧风雨的勇敢“海鸥”
“我在八年级的语文书中读到了高尔基的诗歌,诗中有海鸥、风雨、雷电……”阿亚提汗·别克吐略带兴奋地说:“海鸥与海浪相伴,它们常常在狂风巨浪间穿梭,任风雨雷电的拍打,仍无比勇敢、自由自在。”
于是,她有了自己的笔名——海鸥。
在阿亚提汗·别克吐看来,命运总是捉弄她。2014年,一家人前往乌鲁木齐市进行治疗,原本以为经济状况有些好转能看到治愈的希望,不想却被医生告知站起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尽管接受这一结果很难,但父母一直在陪伴和鼓励着我,我知道他们可能比我承受得更多,所以我要坚强起来”。她说。
阿亚提汗·别克吐创作的诗歌《我要坚强地活着》中这样写道:“在幸运儿的队伍中,我不说自己的命运是悲惨的,别让人生留下遗憾,用全部的希望去珍惜所有。”
阿亚提汗·别克吐决定,绝不向命运低头。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极度渴望,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并变得更加坚强自信。
抒写美好 重新让生命绽放光彩
慢慢地,阅读和写作成为了阿亚提汗·别克吐的习惯,让她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速。而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也陆续走出村庄,奔向各自的追梦之路。
她开始思索:20岁,我要如何收获?我该如何独立?
阿亚提汗·别克吐在自己经营的超市中。
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尝试一边贷款开超市,一边写作、钻研文学;一边网络直播带货,一边创立自己的文化传媒工作室。
她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所热爱的事业中,并不断提升自己,挑战学习新鲜事物。
这时的她,眼里尽是光芒。
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创作了诗歌《黎明前的祈祷》《花绢》《赞美家乡》《感恩之歌》等作品,先后在《新疆柯尔克孜文学杂志》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后成功加入新疆作家协会,并在“典礼杯”全国诗词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
“我觉得活着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我想把困境中走出来的勇气和始终坚持一份热爱的经历分享给每一个人听。”
阿亚提汗·别克吐的话语里溢出满满的幸福,她也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一如既往地勤奋笔耕,用自己的笔触积蓄力量,感染他人。
阿亚提汗·别克吐在全国德艺双馨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优秀作品展播活动期间留影。
追梦途中,阿亚提汗·别克吐时长用歌声纾情绪,传递情感。今年5月,阿亚提汗·别克吐在全国德艺双馨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优秀作品展播活动中荣获金奖,成为备受赞誉的“民间金牌歌手”。
此后,她积极参与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播,其作品《海鸥传》也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引发关注好评。
阿亚提汗·别克吐说,青春的底色是奋斗,生命的底色是传递正能量。“接下来,我渴望自己能够多为社会做一些公益善事,以此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