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娟
今年3月10日,我骑着自己的重装自行车,从旅居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大王镇后地村出发,先向南翻越秦岭余脉的崤山、伏牛山和熊耳山,到达桐柏山淮河发源地淮源镇,再沿着淮河向东骑行到达淮安。一路上住宿乡镇县市宾馆,办理住宿出示身份证后,店家们都会惊讶地问:“你从新疆骑来?”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提问,不厌其烦地重复骑行黄河、长江时说过的话:“不是……而是……”但多数店家都会以同样的一句话作总结:“新疆是个好地方。”我便礼貌地说:“你们这里也挺好。”
骑行淮河,能多次听到河南人、安徽人和江苏人说“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话让我很自豪。3月19日在信阳出山店水库附近的“百合好日子酒店”住宿,老板娘一看我的身份证是新疆的,激动地说:“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原来她的儿子儿媳刚从南疆自驾游回来,一直夸南疆的美食美景。她把对新疆的赞美和向往直接落实到我这里,炒了几个菜,请我喝红酒。我也没辜负老板娘的热情和豪爽,借着酒“壮胆、助兴、添情”的功效,忘记骑行90公里的疲惫,把自己去过的新疆小众旅游点吹嘘了一遍,撩得刚出疆的两位年轻人又想进疆了。
喀什地区泽普县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泽普零距离
骑行黄河,发现了宜居的千亩荷塘万亩枣林的后地村,还有适宜骑车的环村而过的黄河旅游公路,便在后地村租房旅居下来。
这在诗人看来,我是在用脚于黄河边写诗,算是同行。在后地旅居不到一年,就有4位诗人送给我5本诗集,其中一本竟然是写新疆的:“托木尔峰的积雪/被晨光与月光描绘着/它像王一样一动不动/我吃惊自己的泪水沿着脸颊流动/在这个冬日早晨……”一位河南人,不远千里多次游走新疆,出版了《一个人的阿克苏》诗集,用60余首诗表达自己对新疆的热爱和眷恋,中原人的文化厚重让我这个以码字为生的新疆人自惭形秽。“行走是一种沟通和拓展,也是一种接纳和融合,青青是一个喜欢奔走的人,喜欢自然山水,也喜欢人文遗迹,更喜欢生命历程中的那种燃烧和种植……”这是诗画家琳子在诗集代序中对作者的评价。青青原名王小萍,现任河南日报社三门峡分社社长,在她的诗行里,新疆馕是这样的:“像落日一样圆/像人心那样温热/像新疆的朋友一样好的馕/到新疆不吃几个馕/你就不算到过新疆……”
6月11日,我回到离别10个月的乌鲁木齐,次日好友安红就带我去和田二街,这里是乌鲁木齐又一美食网红点,热闹程度不亚于我熟悉的二道桥。安红知道“努日曼无花果抓饭快餐”的抓饭好吃,她领着我和晓平饕餮了午餐。
离开新疆的新疆人,身体离开新疆,心却离不开新疆,不光是因为心念亲朋好友,还有新疆味道。退休后离开新疆到国内其他省份生活的人很多,因为新疆的冬天太漫长,特别是北疆半年过冬,但一入夏,“候鸟”们就向西而飞,一解思乡之苦,哪怕只住一个月。
7月10日我回到后地村,发现村里的广场舞乐曲换成了《苹果香》广场舞版,每天傍晚,欢快的《苹果香》响彻后地村,蝉鸣声声的枣树林里回荡着《苹果香》乐曲。村妇女主任焦巧燕是领舞,我告诉她这首歌是新疆人写新疆的,6月20日我还去过歌词里的“六星街”,那是伊宁市的一个社区,被打造成了文旅网红地。她激动地感慨:“这么巧啊!抖音上现在流行这个歌,好听又时尚,还是唱苹果的,咱灵宝的苹果也有名,就下载了《苹果香》。”她邀我一起跳舞,我没响应,我不喜欢跳舞喜欢骑车,但喜欢听新疆人写的《苹果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