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泊古城,魅力何在?
2024-09-06 13:31:08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近日,距离乌鲁木齐市区17公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拉泊古城面向公众试运行开放,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师生及各地文博爱好者300余人成为首日开放的首批参观者。乌拉泊古城作为唐至元时期的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古城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乌拉泊古城有何魅力呢?

  乌拉泊古城的千年沧桑岁月

  “古轮台有汉唐之分。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的轮台县境内,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唐轮台就是今天的乌拉泊古城”,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市革命历史纪念地管理中心)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介绍。公元640年(唐贞观十四年),唐朝大将侯君集在平定高昌后,唐太宗李世民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庭州,属金满、蒲犁和轮台县。这是“轮台”第一次见诸唐朝典籍(《旧唐书·地理志三》卷四十)。

  “轮台城”处天山进入北疆四道之要塞,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必经之地。唐代著名将军诗人岑参曾于“轮台城”居住三年,“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九月风夜吼”……他留下了一批讴歌轮台格调高扬的诗作。

  史料记载,这个约建于公元640年的丝路重镇,因其战略地位和通商的便捷,成为大唐在西部边陲上著名的商贸之城和征税之城,商旅之声不绝于耳。一千三百多年之后,这座曾经闻名于丝绸之路的明星之城,沉寂于时间长河。很长时间,历史学家们都在寻找这里。如今诸多历史信息指向今天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

乌拉泊古城。图源:网络

  乌拉泊古城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约10公里处的乌拉泊湖畔,遗址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周长逾为2公里,城垣高大宽厚,残高达2-6米,基厚10米,城墙的四角及城门均向外突出。  

  在古城内,又以三道夯筑土墙将古城一分为三,隔成东北、西北和南面三个子城。有的子城也开有瓮城和角楼。在南子城内,还保留着一处已被破坏的夯筑土台,可能是当年一座重要基址。古城内到处散布着大致为唐、宋时期的陶片,也曾出土过少量元代瓷片。附近的农民还从古城内拾到过许多圆形方孔铜钱,其中乾隆到光绪各代都有。通过这些不同时代的遗物,可以想见这座古城曾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

  乌拉泊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乌拉泊古城是现今乌鲁木齐市已发现的一座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在这里,考古专家曾经发现了大量的唐宋时期古陶片,以及元时期的文物遗存。据专家介绍,当年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目前就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展出,如双耳灰陶瓶、花卉纹铜镜、莲花砖、陶灯盏等,特别是莲花砖,虽然造型简单,但是花纹细腻,可以感受到当时在城内居住的人们简朴生活中对美好的点滴追求。这些出土的文物,也反映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图片

乌拉泊古城出土的双耳灰陶瓶。图源:乌鲁木齐市文旅局

  195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乌拉泊古城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将乌拉泊古城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节点,乌拉泊古城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乌拉泊古城文化。

  对乌拉泊古城的保护和利用

  1983年,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与乌鲁木齐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对古城进行了调查和试掘,获得了一些资料。这段往事的亲历者之一,68岁的退休文博工作者梁勇回忆道,“1995年,吐—乌—大高等级公路项目破土动工。为了保护乌拉泊古城,建设部门充分考虑了文保单位的意见,公路在设计时就有意避开了乌拉泊古城,在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公路为古城‘绕道’。”

  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文博科工作人员介绍,“1983年后,乌拉泊古城未再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考古发掘,不过相关保护工作一直持续至今。其间经过多次维护,通过现代文物保护技术,让城墙能够在风雨中更坚固。最近,乌拉泊古城经历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接下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将更加细致。”

IMG_20240802_120113

乌鲁木齐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围着乌拉泊古城进行复查。资料图

  乌拉泊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保护古城,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而开放古城,则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辉煌的历史。相信随着乌拉泊古城的进一步开放及相关设施、功能服务区域的完善,将会成为交河故城、北庭故城等遗址后,新疆又一个重要的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历史文化场所。

  (素材来源:石榴云综合新疆网、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市文旅局微信公众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