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 | 来库车,感受手工铜器之美
2024-09-30 00:10:14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这个铜盘是纯手工制作的,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送人。”9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库车老城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买买提手工铜器店时,店主玉素甫·卡地正给游客介绍店里的铜器。

  今年40岁的玉素甫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车红铜制作工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小便和哥哥一起,跟随父亲学习铜器制作,掌握了传统铜雕技法等制作技艺。

玉素甫·卡地兄弟俩制作的手工铜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摄

  铜雕是在铜器表面雕刻各类花纹图案。铜器用途不同,雕刻花纹也不同,多以当地人喜爱的石榴花等植物花朵作为装饰图案。“这项技艺是技术中的关键,最考验耐心和技艺。”玉素甫说。

  玉素甫的得意之作是和哥哥一起雕刻的铜器作品“飞天铜盘”,铜盘上的“伎乐飞天”形象是石窟壁画上的场景,“盘子上刻石窟壁画图案是游客的建议,他们说,这样可以激发大家对龟兹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玉素甫·卡地兄弟俩制作的手工铜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摄

  玉素甫的哥哥买买提·卡地也是库车铜器手工技艺第七代传人,兄弟俩在传承了祖辈手工技艺,不断完善和提高传统工艺的同时,还积极融入新的理念与现代技术,在每个作品上绘制各种各样的花纹,比如果盘内的花纹有莲花、孔雀等图案,餐盘内有植物等图案,高颈水壶上有菱形格等图案,这些都和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能在库车及周围石窟里的壁画上找到相同的图案。

  选材、熔炼、锻造、雕刻、抛光……玉素甫掰着手指给记者讲库车手工铜器的制作过程。“制作铜器前,要先在脑子里构思出铜器模型,再按照模型的样子一点一点打制成型。”记者看到,一块普通的铜皮,经过兄弟俩人的一番捶打、雕琢,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外观精美的铜壶。阳光下照在壶身上,熠熠生辉,引得游客连连赞叹。

玉素甫·卡地兄弟俩制作的手工铜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摄

  库车市热斯坦街道宣传委员张超介绍,2021年,库车市热斯坦街道安乐宫村将热斯坦街道广场附近的店面免费提供给兄弟二人扩建手工铜器店,并成立“铜器制作技艺”传承基地。2023年,又帮助他们申请了30万元创业贷款,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学习。去年,“铜器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工作室营业收入十多万元。

  互联网视频直播兴起后,不善言辞的哥哥更多地专注于铜器制作,玉素甫则负责网络直播卖货。他幽默风趣的解说吸引了不少网友,了解铜器制作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还发来了个性化订单。“目前我们能制作100余种纯手工铜器,铜壶、铜杯、铜碗销量比较好。”玉素甫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