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惨烈的战争场面,对今天的人更是一种警醒,我们必须强大。”“没有记全那些战士的名字,但记住了他们的面孔和大无畏精神。”9月30日,陈凯歌导演作品《志愿军:存亡之战》在新疆与全国同步上映,很多观众都是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后一直期待第二部的,大家认为这一部延续了第一部的情节生动、节奏紧凑、制作精良,以深刻的情感回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捍卫家国的浴火征程。
新疆人民剧场电子屏播放《志愿军:存亡之战》预告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志愿军》是三部曲,完整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起决策、部署、出兵、作战直至战争结束的全过程。第一部讲述战争缘起、战争决策及抗美援朝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着重表现两水洞战斗,穿插三所里以及松骨峰阻击战。第二部讲述的是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在这场历时12天的鏖战中,志愿军第63军约2.5万官兵与“联合国军”近4个师对抗,在武器装备、作战人数、后勤补给都与敌军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以铁一般的身躯、意志、智慧坚守阵地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占领铁原并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我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今年已经95岁了,我小时候听他讲过很多战场上的事,很遗憾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自来看这部电影。我知道他心里一直都惦念着牺牲在朝鲜的战友。”10月1日来到新疆人民剧场观看《存亡之战》的观众周向海说,感谢这部电影把那些被记录在纸页上的英雄们变得鲜活、立体起来。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当一首在抗战期间鼓舞中国军民意志、坚守抗战到底信念的《河边对口曲》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时,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跃然在电影画面之上。
《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资料图
“我家是四川宜宾的,甘肃临洮的,湖北天门的,山西大同的,苏北的……”在冲出战壕与敌军拼死一战前,来自祖国各地的战士们大声向家乡做最后的告别。
有观众评价,《存亡之战》在战争的残酷之下,汇入了深藏于人内心深处的亲情、乡情、家国情。片中父亲李默尹、儿子李想、女儿李晓是经历20年的分离才在新中国成立时聚到一起的一家人,但为了抗美援朝,他们又各自奔赴战场,一块包着花纸的糖,一把家里的钥匙,一顿枪林弹雨中的团圆饭,满载着他们三人对家的惦念与渴望。
“李家父子父女三人是抗美援朝时期很多中国家庭的缩影,为国家舍小家,这些人不能被遗忘,我们必须记住他们。”观众吉颖说,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应该多一些这类题材。
根据猫眼电影统计,截至10月1日19时,该片全国票房已达到1.75亿元,观众评分达到9.7分。
《存亡之战》也是新疆刚刚启动的“奋进新时代 光影谱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参展影片,这项活动将持续到年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