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丨遇见石头城
2025-03-10 10:10:11 石榴云/新疆日报

品读新疆

拾级而上

立于石头城瞭望台远眺

东面是巍巍喀喇昆仑山

西面是白雪皑皑的兴都库什山

南面为帕米尔高原的萨雷阔勒岭

北面可见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点击音频收听《遇见石头城》


  “冬夏积雪,风寒飘劲……既无树林,唯有细草,时虽暑热,而多风雪,人徒才入,云雾已兴……”这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石头城周边环境的描绘。它立身于一座大石岭上,脚下是阿拉尔草原,塔什库尔干河在此蜿蜒而过。

  这里曾有过繁华,亦历经战争,石头不语,却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沧桑。

  “塔什库尔干”是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早在汉代,塔什库尔干称蒲犁国,属西域36国之一,受西域都护府管辖。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王治蒲犁国,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侯、诸位各一人”。石头城即为蒲犁国的王城。

  自三国时期至唐开元年间,塔什库尔干被称为朅盘陀。《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朅盘陀至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胜兵千人”。公元644年,玄奘取经东归,曾路过此地。他在《大唐西域记》中留下“朅盘陀国,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喜多河”的记述,与石头城的特征完全吻合。

  开元中期,唐朝在石头城设葱岭守捉所,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守捉是唐朝在边地的驻军机构。《新唐书·兵志》记载:“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总曰道。”

  葱岭守捉所是唐朝设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守捉所之一,充分表明这里当时直属唐朝版图。

  确切而言,石头城遗址位于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东临宽阔的塔什库尔干河谷,西望终年积雪的萨雷阔勒岭,南侧为塔什库尔干县城,海拔3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古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文化遗存丰富,是中国境内帕米尔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这里地处帕米尔高原上海拔较低、生存环境较优的开阔谷地,沿塔什库尔干河谷,草场连片,适宜牧业发展,亦可进行少量农业经营,是帕米尔地区自然条件较优越、人口较集中之处。因此,它成为东西方陆路丝绸之路翻越葱岭的最佳休憩地,亦是喀什—莎车—色勒库尔—瓦罕这条常规商业路线上的交通要塞。

  这里空气清新,且异常静谧。

  拾级而上,立于石头城瞭望台远眺:东面是巍巍喀喇昆仑山,西面是白雪皑皑的兴都库什山,南面为帕米尔高原的萨雷阔勒岭,北面可见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古城遗址分内城与外城两部分。内城城门、角楼、女墙保存较完整;外城以石头砌筑的城墙时断时续。城堡外依地势修筑一条宽约3米的土道,道旁有三五户人家,旁有涓涓小溪流过,溪上横跨一座宽不足三步的小桥。尽管简陋,它亦是丝路古道的见证者。

  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朅盘陀是由远嫁异国的汉朝公主及其后裔所建的国家,从东汉至盛唐,立国西陲数百年。这一传奇史实印证了新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有力佐证。

  遥想公元643年秋,石头城正值欢乐灿烂的季节。时年45岁的玄奘,自印度取经求法十余载后,因思乡心切踏上归途。他带领弟子携带520夹共657部经书及金、银、檀木雕刻的佛像,翻越兴都库什山与葱岭天险,历经艰险抵达朅盘陀国都城——高原石头城。

  虔诚礼佛的朅盘陀国王,性情淳厚质朴、举止安详文雅且勤于学问,对玄奘盛情款待。秋高气爽之日,国王陪同玄奘游览城廓与王宫,并讲述了一个关于朅盘陀国“汉日天种”的传说,玄奘后来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此进行了长达400余字的记述。

  朅盘陀国建国前,葱岭一带荒芜。古代波斯帝国迎娶中国公主,行至此处突遇兵乱,使臣只得将公主“置于孤峰,极危峻,梯崖而上”,并派重兵守护。兵乱平息后,使臣欲继续护送公主前行,却发现公主已身怀有孕。侍女称每日正午均有一男神自太阳中骑马而来与公主相会,使臣虽惊恐却无计可施,遂留居于此,“即石峰上筑宫起馆,周三百余步”,拥公主为主。公主诞下一子,容貌清秀,继承王位,公主继续摄政,因治理有方,周边国家纷纷臣服。此即朅盘陀国传说由来。后国王去世,葬于城东南百余里的大山岩石室中,尸身如蜡,状似酣睡。因开国国王之母为汉人、之父为天神,王族自称为“汉日天种”,面容犹带汉人特征,服饰却为胡服。

  “朅盘陀”为伊朗语,意为“山间平地”,精准概括了塔什库尔干河谷的地理特征。该词亦译作“渴盘陁”,其中“盘陁”含“石头不平”与“曲折回旋”双重含义。朅盘陀国的建国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可确定一世纪左右石头城已存在。六世纪初,北魏宋云途经此地,时任国王自述已为第十三代君主。

  暮色中的石头城下,塔什库尔干河悠悠流淌,河谷草原洒满金色阳光。我在草滩漫步时,偶遇牧民热情相邀至帐篷做客。河水漫出的支流在帐篷间穿梭奔涌,需踩着摇晃的木桥穿行,宛若走入迷宫。

  宁静的小城似乎始终回荡着悠扬乐声,作曲家陈钢1976年曾在此创作小提琴协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情与高原小城的气质相得益彰。

  李白诗里吟唱“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当踏上高远壮阔的石头城,眼前看到的景象和玄奘千年前看到的一样,发出“今日我所见,即昔日他所见”的感叹,该是何等的豪迈!

  文/尚新革


主播 周佳蓉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副秘书长

  少儿语言艺术教育工作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