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年度奖得主瑞朵・海瑞拉和《麦斯图的伞》
2025-04-25 23:55:40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日前,新疆新生代作家瑞朵・海瑞拉(本名穆克代斯・海拉)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麦斯图的伞》荣获 “2024《民族文学》年度奖”,这一喜讯引发人们对其创作历程和文学追求的浓厚兴趣。

新疆作家瑞朵・海瑞拉。图片由本人提供

  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她在谈及创作灵感时表示,《麦斯图的伞》是她在一场葬礼后开始创作的作品。这场葬礼让她得以站在全新角度回望、思考人性与死亡,“这是一段回忆,也是被无数种情感所触动后的结果。

  在这部获奖作品中,“伞” 有着深刻内涵。瑞朵解释道,“‘伞’就是母亲,自孩子出生便为其遮风挡雨。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如同孩子的庇护所,其骨节可伸缩、折叠,在孩子需要时,她能全力撑起自己,为孩子遮挡风雨与烈日。” 通过这样的诠释,“伞” 被赋予了母亲般温暖、坚韧与无私奉献的象征意义,成为小说中守护与爱的象征。

  小说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瑞朵分享人物塑造经验时称,写作者需具备较强的洞察能力,人物塑造多源于无意识的积累。她会留意身边亲人朋友的特征,也会记录偶遇陌生人的特点,将这些都作为创作素材。“有时候,让你动笔给予你灵感的不是某个故事,而是一个人物。” 正是基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她笔下的人物才充满生命力。

新疆作家瑞朵・海瑞拉。图片由本人提供

  瑞朵自2005年开启文学创作之路,已发表《在格雷梅镇遇见你》《米德的承诺》等多部作品。她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鲁迅文学院、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等,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其创作风格也在岁月中发生显著变化。

  “刚开始写作时,我单纯想把内心想法写下来,像记日记一样随性,甚至会先写结尾再写过程,那时还不懂什么是倒叙。”瑞朵坦言,“我常用第一人称写作,感觉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随着生活阅历不断丰富,她将目光更多投向身边人和事。有段时间,问题少年成为她关注的焦点,《绿灯和钱箱子》《在多雨的春日》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我想用文字影响这些孩子及其父母,呼吁他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

  多年来的从医经历,对她小说创作有深刻的影响。经历爱与不爱、疾病与死亡、婚姻与孩子等人生起伏后,瑞朵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创作《麦斯图的伞》时,她最初考虑用第一人称,但随着故事发展出现荒诞结局,经反复斟酌,最终采用第三人称,并对作品进行大量修改。

新疆作家瑞朵・海瑞拉。图片由本人提供

  谈及未来创作计划,瑞朵表示,因工作关系,自己两年前来到上海。未来几年,她文学创作的题材和人物选择将更聚焦异乡年轻人,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对于热爱文学创作的年轻人,瑞朵给出诚恳建议:“一定要坚持读书,多读经典作品。当你写不出满意的文字时,就去看看那些名家是怎么写的,不断给自己充电。遇到瓶颈时,也不用惊慌失措,放下手中的笔走出去,光着脚踩在家乡的土地上,放空自己。”她还分享了自己克服创作困难的经验:“刚开始写作时,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渴望立刻发表作品,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急切地想让别人看看。但慢慢地,你会沉淀下来,因为你会意识到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己的命运,它会遇到欣赏它的人,遇到专属于它的读者。所以,不用着急,坚持写,这份热爱会让你收获惊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蕾]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