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
因为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你会不会突然对某个地方产生浓厚的兴趣?阿勒泰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随着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火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从剧中感受到阿勒泰的秀丽风光与淳朴民风,带着对自由的向往踏上这片土地。阿勒泰市一家名为“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的店铺,也因剧集与同名书籍成为游客必访之地。
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方棵摄
“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位于阿勒泰市解放路与将军山路交叉口南140米处,由老锅炉房改造为两层阁楼。店铺前门夏季布满绿植,后门却藏着更大的惊喜:木质招牌悬挂于门楣,藤蔓爬满墙面,门前克兰河静静流淌,宛若从《阿勒泰的角落》书页中生长出的秘境入口。
游客在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阿比拜摄
书吧与“小旅行咖啡馆”仅一墙之隔。通往书吧二楼的墙面上,贴着标记“旅途的门票”的旅行记忆——国内外机票、泛黄电影票、手写明信片层层叠叠,十多年前的票据诉说着时光故事。咖啡馆楼梯墙面则挂满写满祝福的小石板,既有“贾登峪的星空像撒了一把奶疙瘩”的诗意记录,也有对爱情、家庭的真挚祈愿。
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方棵摄
书吧二楼原本堆满书籍,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大部分藏书转移至咖啡馆二楼,少量保留在一楼。书架、窗台甚至地面都错落堆叠着书籍,书架顶部的毡帐模型、桦树皮工艺品与蜷缩晒太阳的猫咪,将书中的草原生活具象化。一面墙陈列着《阿勒泰的角落》相关道具,复古绿色旧门仿佛推开就能踏入牧场;另一面书架上的藤编托盘里,李娟的《夏牧场》《羊道》旁摆放着卡片:“在字里行间遇见转场的云与迁徙的羊群。”
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方棵摄
文创区是书吧的又一亮点:禾木雪景烫金冰箱贴、冬不拉造型书签、印着李娟语录的帆布包,处处弥漫着书卷气息。最受青睐的当数“印章打卡服务”——即便不买书,也可在咖啡馆使用刻有阿尔泰山脉、石人、盘羊等图案的铜制印章。木质信箱“给未来的你写封信”更添浪漫,投入不同年份信箱的信件,将在未来某天穿越时空回到手中。
与书吧相连的“小旅行咖啡馆”同样充满巧思。阿勒泰老松木打造的吧台萦绕木香,铜制咖啡壶与牧民马奶酒壶造型相映成趣。游客们常捧着书点一杯“布尔津奶盖咖啡”,坐在露台聆听克兰河的流水声,让文字中的阿勒泰与现实风景交织。
“这里藏着的旅行书籍,让窗外的雪山森林和书页里的文字互相注解,时间仿佛都变慢了。”4月22日,来自广东的游客王静接受采访时感叹道。连续3年到阿勒泰滑雪的长沙雪友苏桑则说:“每年雪季结束前,我都要来这里喝咖啡、买李娟的书,这座小书屋让阿勒泰的温暖永远留在记忆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