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
马背腾跃,缰绳紧握,骑手俯身如鹰隼般掠过草地,单手拎起地面的羊只——6月23日,青河县牧民哈的别克·艾迪克趁着闲暇教侄子们刁羊技艺。“夹马腹催速时,缰绳要松而不脱,还要留意侧后方的对手。”他演示着动作,黝黑的脸上透着专注。
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刁羊比赛现场。高灵芝摄
在当地有句俗语,能去参加刁羊比赛的男人,都是勇敢的儿子娃娃,因此刁羊也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这项运动历史悠久,清末《新疆图志·礼俗志》记载,节日期间,人们“相与刁羊之戏”。2008年,“刁羊”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刁羊比赛形式多样,包括“两人刁羊”“分组刁羊”“集体刁羊”,核心是骑手围绕羊只展开力量与智慧的角逐。比赛中,将羊成功放入对方篮筐的团队即为胜者。这不仅考验骑术与勇气,更需团队分工协作:有人冲锋夺羊,有人掩护阻截,有人接应护送,激烈的对抗让赛场扣人心弦。
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刁羊比赛现场。高灵芝摄
比赛所用的羊通常选取8—10公斤的小羔羊。比赛前3小时将羊屠宰,去除头部及四肢,从脖颈处掏空内脏并缝合后,才能用于刁羊。比赛常在9月至次年3月开展,也常在节庆时举办,氛围热烈。
哈的别克介绍,家族传统要求孩子在成年时参加刁羊比赛,“小时候听父亲说,那时因狼害严重,放牧人不得不骑马刁狼保护牲畜。后来这项活动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娱乐活动,狼最终被羊替代,形成现在的刁羊。”
选择凉爽季节进行刁羊比赛,主要考虑马匹健康和人员安全。哈的别克解释:“天气凉快利于马匹比赛,将损伤最小化。天气炎热马跑不动,易中暑,对马和选手都不安全。”如今天山南北每逢重大节日或喜庆集会,常举行盛大刁羊比赛。随着新疆旅游发展,这项运动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文旅活动之一。
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刁羊比赛现场。高灵芝摄
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被自治区马业协会命名为“新疆·刁羊小镇”,这是全疆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乡镇。该乡党委委员高灵芝介绍,当地以“体育+文旅+产业”模式,建成南疆规模最大的赛马刁羊综合性运动场,打造“乡村振兴杯”赛事IP,近3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0余万元。“我们让刁羊融入百姓生活,通过比赛、场地租赁、低门票引流等方式活态传承。未来还将升级赛场、建设特色巴扎,挖掘‘马背巡边’等文化IP传播潜力,让刁羊成为‘羊了个羊’,一直传承下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