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蝉长鸣,许多流萤在头顶上空飞来飞去,一家人坐在凉风习习的院子里,吸溜吸溜把一钵稀粥喝了个风卷残云。
点击音频收听《小暑,祝你好运“莲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为小暑虽热,但还不是最热。
要说“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紧接着,就是一年最热的季节大暑。所谓苦夏,就是“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伏者,“伏藏”也,人们应当宅在家中少外出,以避暑气。
骄阳似火,大路小路都被晒成灰白色,蜿蜒着,朝绿野里伸去。狗躲到树荫底下吐着舌头喘气,猪在泥水里打汪,牛也全在塘梢里泡着。
晒得泥鳅一般黑的孩子们,扎猛子,打水仗,堆战马,有时会爬到水边一棵歪颈子树上,像下饺子般一个接一个往下跳,砸得水花四处迸射,他们称这为“栽水”。
菜园里一片青葱水灵,豇豆架上拉出了一束束细长的嫩荚。辣椒在仲夏的阳光里嗖嗖猛长,一天一个样,半人高,碎花落,一群乖巧伶俐的小辣椒们在枝叶间探头探脑,叽叽喳喳,交头接耳。
南瓜尽力撑开硕大五角形花瓣,闪着丝绒一样的灿黄光泽,日头越猛,结出的瓜才越粉甜好吃。
冬瓜多毛的藤子,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有的攀在水塘边瓜架或是矮墙长篱上,有的借助树枝引领,爬上有烟囱的披厦屋顶,日后会在这些地方结下一个个比枕头还要大的长满白霜的瓜。
“越热越出稻”,早稻正在吐穗,处于灌浆后期,田脚干干湿湿才好。中稻已分蘖(niè)拔节,快要进入孕穗期,刚刚追施过穗肥。那些有着黑斑纹的大青蛙就伏在凉润的稻棵下,既可捕捉水里生物,又可伸出长舌粘食停落叶尖上的小飞虫。
“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进入烧烤模式,地面烤得烫脚,午后至傍晚便常有雷阵雨过来拜访。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埂”。雷阵雨极受水稻欢迎,每一次雨后,圩野都越发青翠鲜碧,或许还有彩虹跨越,许多兴兴头头的黄颜色蜻蜓从荷塘上点水而过,煞是好看。
伏天饭食,清热败火是王道。以丝瓜或冬瓜加蚬子煮成乳白的一盆汤,微腥甜鲜,一气喝下一大碗,顿觉上下通透,周身清爽,可算得上一剂御暑良药。
刚从塘里剁上来的花香藕,切片淋上蜂蜜,入口无渣,可作午间点心。
晚上喝粥,讲究的人家用荷叶、绿豆、扁豆、薏米熬出来,一碟咸鸭蛋、一碗小咸鱼外加一碗炒辣椒瘪。
晚蝉长鸣,许多流萤在头顶上空飞来飞去,一家人坐在凉风习习的院子里,吸溜吸溜把一钵稀粥喝了个风卷残云。(文/央视新闻)
主播:光静静
播音爱好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