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画家老师们,我们村也是‘七彩村’,游客们很喜欢这个特色。”6月28日,在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巴格其村,村民阿不力孜热情地向自治区美术书法“石榴籽”文艺小分队书画家介绍。漫步在村容整洁的民俗风情街上,只见两排商铺色彩斑斓,与周边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悠闲惬意的乡村风情。
6月28日,自治区美术书法“石榴籽”文艺小分队书画家,在巴格其村村民家中写生创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巴格其村距离市区约3公里,紧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在杭州市对口援疆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大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积极动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借着乡村旅游热度,村子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巴格其村党支部书记张小虎说。
哈尼克孜·依马木尼牙孜在村中热闹的民俗风情街上,开了一家非遗手工艺品店铺,不大的店面里摆满柯尔克孜族刺绣、手工木雕和原创民族服饰等特色商品。“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游客临走都会买几件小商品作为纪念。”哈尼克孜说,随着乡村游的势头,来村里的年轻游客逐年增多,不少人对纪念品有需求。最让哈尼克孜高兴的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产品,正通过游客们的口口相传,走出这个小村庄,“上周就有乌鲁木齐的客人,托朋友购买我们的刺绣服饰。”
6月28日,哈尼克孜·依马木尼牙孜开设的非遗手工品店中,整理服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多浪河蜿蜒流淌过巴格其村,送来阵阵清凉。民俗风情街上一排排七彩斑斓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鲜艳的墙面粉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在阿不都艾则孜·斯迪克家的天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芭蕾”正在上演。他手握一根长杆上下左右挥动,身后的鸽子群随之盘旋起舞,时而俯冲、时而翻转,姿态轻盈优美。
“这些是我养的‘翻翻鸽’,很漂亮吧?”阿不都艾则孜笑着介说。他家种了十几亩果园,农闲时就专心琢磨养鸽。他与“翻翻鸽”打交道多年,如今已存栏近百只,其中品相好的能卖到上万元,“用它们来比赛,是咱们这儿群众都爱的娱乐活动。村里也鼓励搞特色养殖,对我们来说,这既是乐趣,也是条增收的好路子。”
对于巴格其村人来说,农牧业的稳步发展与旅游业的兴起,为村中生活添了不少亮色。近年来,电商的东风更是吹进村子,为这里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在巴格其村电商快递驿站,几名年轻人正对着镜头直播:“大家可以看看我们1号链接,这鲜榨苹果汁,营养健康味道好!”这些年轻人都是毕业后的大学生,共同运营着账号@村里来了新农人。账号创立以来,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
来自甘肃天水的缑婷婷是团队一员,主要负责直播工作。“来村里半年多,我早就融入这里。”她笑着说,“这儿的人好、风景好,我现在也算是半个巴格其村人了。”
6月28日,色彩斑斓的巴格其村民俗风情街。资料图
凭借特色鲜明的文旅资源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巴格其村已成当地炙手可热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带动3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接连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新时代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样板等多项荣誉。“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七彩巴格其’品牌。”巴格其村党支部书记张小虎介绍,“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让更多游客走进来,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