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木沙・托合塔洪
我是阿衣木沙・托合塔洪,来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很荣幸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为家乡的发展鼓与呼。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也在这一路的发展中,见证并参与了诸多改变。
先从快递进村说起吧。乌恰县地处祖国的最西端,群山连绵。曾经,这里交通极为不便,依靠牲畜、骆驼队,到乌鲁木齐往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这样的条件下,快递物流更是天方夜谭。后来,随着国家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情况逐渐有了转机。公路修进了大山,为快递进村创造了条件。
几年前,我下乡调研时,认识了牧民米满江·买买提居玛。他家的牛羊肉质地细嫩、口感鲜美,可因为物流条件有限,只能低价卖给当地小商贩。看到他无奈的眼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023年,我围绕快递进村提交了提案,建议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整合快递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并对特色农产品运输给予补贴等。这个提案得到了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具体措施。
如今,快递站点已经覆盖了乌恰县的每一个村落,曾经祖国最西部“收寄难”的困境成为历史。米满江家的牛羊肉搭上了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他家通过快递卖了101只柯尔克孜羊,销售额超过7万元,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
这样的幸福故事,正在新疆边境不断上演。各类优质农牧产品,借助快递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除了快递进村,我还关注着家乡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推动产业发展上,我们也做了不少努力。过去,乌恰县畜牧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积极推动成立养殖合作社,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打造了“托云苏打羊”“葱岭牧人”等品牌。如今,乌恰县的牛羊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还通过冷链物流出口到国外。每天都有满载新鲜羊肉的货车驶向喀什徕宁国际机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食客都能品尝到来自新疆的美味。
在农业种植方面,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乌恰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殊,很多农作物种植受限。我带领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成功试种了高原樱桃。一开始,大家都对这种新作物心存疑虑,看到试种成功后,都纷纷加入进来。现在,高原樱桃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致富果”,为农民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为了让农牧民从“靠天吃饭”转向“凭技致富”,我们还建设了培训基地,帮助农牧民们学习养殖、手工刺绣、电商运营等技能。通过培训,很多农牧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有的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的农牧产品,有的凭借手工刺绣手艺制作出精美的民族工艺品,远销各地。曾经只能依赖放牧维持生计的村民们,有了更多选择,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回顾新疆70年的发展,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产业蓬勃兴起,再到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每一个变化都令人欣喜。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更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持续润泽新疆。在交通上,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打通乡村“毛细血管”,让农牧民出行更为便捷;在医疗上,国家巡回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手术等活动,惠及各族群众。同时,医疗、教育等各类资源不断向边境乡村汇聚,全方位提升了各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新疆各族儿女在守土固边中正在不断绘就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边民富的幸福图景。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坚守初心,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用更多充满“泥土味”的提案,为新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新疆必将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 整理)
相关报道:
我的新疆故事⑧丨在新疆的每一天都是庆典 每一个新疆人都是一首诗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