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1月24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老百姓的这一天,是从镇上举办的第三届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的喧天锣鼓声中开始的。
当天上午,在东城镇政府旁的一条商业街上,彩球飘扬,人头攒动。商业街两边数百米长的展台上,摆满了各色年货,置身其中,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虽说这次活动命名为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但因为春节将至,又有各种年货展销,所以,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这个活动又被通俗地称为“年货节”。
1月24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举办第三届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图为活动现场的吉祥龙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摄
威风锣鼓声响起,两只雄狮率先翻腾而来,4条布满金鳞的彩龙紧随其后。在舞狮舞龙队员的手中,雄狮和彩龙时而飞跃翻腾,时而低徊盘旋,队员们技艺娴熟、动作灵活多变。舞龙队员中既有汉族队员,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多个民族的队员。
“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之一:交融。”东城镇党委书记刘娟说,东城镇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村民们听说要举办这次活动,都踊跃报名参加。
在1月24日举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第三届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现场,“古镇第一碗”成为打卡亮点。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摄
交融的还不仅是文艺表演,更有令人垂涎的美食。
晨曦透过东天山之上的蓝天,将光线定格在了东城镇的“古镇第一碗”。这是东城镇在此次活动中隆重推出的打卡亮点。“古镇第一碗”直径长约3米,碗的底部放置炭火,碗的上部被设置成了九宫格形状,九宫格里放置了当地各民族的特色美食。既有手抓肉、熏马肉、椒麻鸡、爆炒羊杂等一道道“硬菜”,也有抓饭、薄皮包子、粉汤饺子、鸡肉鱼鱼、胡麻花卷、凉皮子黄面等当地美食。
“古镇第一碗”的旁边,是由一张张条桌组成的百米长席。当天,看完文艺表演的村民及各地游客围在百米长席四周,共享长席宴特色美食,其乐融融。
1月24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举办第三届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哈拉哈提摄
“人文古镇寻年味,老街大碗忆乡愁,冰雪盛宴享年趣,擘画蓝图襄盛世。”刘娟用4句话道出了本次活动的寓意。她说,这次冰雪旅游文化美食艺术节,是集聚、交流、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各族群众在欢歌笑语中共度美好时光、共融和谐情谊、共享年味魅力,激励各族群众共建更加和谐、幸福的魅力东城。
当天也是东城镇的赶集日。看完歌舞、品罢美食,参加活动的村民们又簇拥到商业街两边的年货展台前,忙着赶大集办年货。
今年的年货节上,许多地产年货唱起了“主角”,而一些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摇身一变”,由过去单纯的购买者,变成了年货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我制作的这些产品,用的全都是我们当地旱田绿色小麦粉、胡麻油、香豆等食材,用老面头发面。手工馍馍、手工蒸饼、香豆花卷是用传统木笼蒸制,手工锅盔也是用农家土坑烤制。品尝这样的美食,你自然会想起儿时念念不忘的那个味道。”在一处年货展台前,四道沟村村民香慧艳介绍。
香慧艳有一手制作手工馍馍的绝活,几年前,她参加镇上的年货节,看到当地的农特产品很受青睐,于是,她便开始制作手工馍馍、手工蒸饼、手工锅盔、香豆花卷、麻花等产品,年收入在15万元。此后,她又注册了“香妃手工馍馍”商标。
离香慧艳的展位不远,东城村村民刘淑萍也在忙着展销自家生产的传统手工拉面。刘淑萍今年51岁,过去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农家妇女,而今,她是木垒县鑫麦传统手工拉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几年前,她和丈夫在村里成立公司,用当地旱田绿色小麦粉制作传统手工拉面,生意好的年份产值能达到60多万元。
在年货节上,东城口村村民冯燕一家生产的“冯师傅”传统手工醋、沈家沟村村民塔伊尔·阿合买提生产的传统香馕,也都是年货节上的俏销品。
刘娟说,东城镇是一座古镇,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在清代中叶就已闻名北疆。而如今,它是一处民族交融、历史厚重、文化荟萃、发展进步的诗意家园。
古镇古韵犹在,时代新潮迸发。再看古镇,令人向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