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文化贸易洽谈会暨精河枸杞出口仪式在北京市举办。精河枸杞干果、原浆、果饮、速食,将出口印尼、巴西、意大利。“小红果”扬帆出海,这标志着精河枸杞品牌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对外交流合作跨进了新领域、国际高端市场开拓了新窗口。
活动中,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玉玲全面介绍了精河枸杞的产品独特性、品质差异性、品种稀缺性、文脉悠久性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系统性保护措施。
中欧地理标志文化贸易馆馆长陈娜介绍了精河枸杞出口印尼、巴西、意大利的基本情况。她表示,精河枸杞作为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的首批互认产品,此次出口东盟及南美国家,充分表明了精河枸杞的高端品质,也标志着中欧地理标志文化贸易馆以地理标志为核心概念的、对外签订的首批外贸产品,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证、认可与追捧。下一步,中欧地理标志文化贸易馆将以买地标全球集采服务平台为抓手,更加聚焦精河枸杞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助力精河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董乐,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的一国一品行动,为今后精河枸杞国际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实施建议。
随后,精河县委书记王彬与各位嘉宾共同启动了精河枸杞出口仪式,并召开精河枸杞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座谈会上,王彬表示,精河县将充分挖掘精河枸杞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精河故事、讲好枸杞文化。同时,加快打造精河枸杞区域公共品牌,持续从源头上把好枸杞品质关,在枸杞生产加工各个环节过程严管、质量严控、标准严把,抓好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积极建立精河县枸杞出口基地。
此次出口的枸杞以干果、原浆为主,果饮、速食为辅,采用了功能化新型包装材料应用,增强了产品保质保鲜,并按照地理标志国际市场行为准则,规范了标识运用与产品界定说明,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与出口国国内标准并行原则,保障了精河枸杞国际市场高端化定位,得到了地理标志品牌应有的商业价值。
(通讯员 王红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