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爪陆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等级,在我国仅分布于霍城县境内部分山区。在霍城四爪陆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位管护人伊力扎提·依马木,他家两代人默默地守护着保护区,带着爱与勇毅风雨兼程,为四爪陆龟撑起保护伞。
人工孵化的小龟。(资料图)
“父亲亲手孵化出来的两只四爪陆龟,如今已经12岁了。”12月18日,霍城四爪陆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人伊力扎提·依马木动情地说。
伊力扎提的父亲依马木·库尔班是第一代管护员,负责巡护面积一百多亩,全天巡护下来精疲力尽。出于对四爪陆龟保护工作的责任心,依马木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坚持每天巡护,守护着自己所负责的自然保护区,甚至有时冒着生命危险与不法分子作斗争。由于开垦拓荒、过度捕杀、超负荷放牧等因素,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野生的四爪陆龟每年递减,这让依马木忧心如焚。管护站一边加强保护,一边开始人工繁殖。后来依马木干脆把家搬到了管护站,随时守护着四爪陆龟。
万事开头难,“新手上路”的依马木通过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人工繁殖需要注意的事项,2007年,对一枚四爪陆龟蛋进行人工孵化,不分白天黑夜守在孵化室观察孵化情况,记录着室内温度、湿度。60多个日夜观察、记录,让他甚至怀疑孵化不出来。然而第65天,一只拇指大小的四爪陆龟破壳而出,让依马木惊喜万分。他小心翼翼喂养,对小四爪陆龟呵护备至。
霍城四爪陆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人伊力扎提·依马木拿着他父亲孵化出来的小龟。(资料图)
2007年,伊力扎提结婚后,也住在了管护站,目的是更好地看护四爪陆龟。
依马木病危,在弥留之际给儿子伊力扎提留下遗嘱,希望伊力扎提继承父志,继续管护四爪陆龟。接过管护“接力棒”的伊力扎提牢记父亲嘱托,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管护保护区。两代人管护保护区已有41载。
“小时候,父亲照顾着四爪陆龟,我就跟着在旁边玩耍。四爪陆龟很珍贵,我会继续看护好它们。”伊力扎提告诉记者。
天刚蒙蒙亮,今年38岁的伊力扎提像往常一样,带上望远镜和照相机,开着皮卡车,踏上那条走了12年的管护小道。“保护区有20名管护员,大家每天的任务是开车外出巡线。”伊力扎提说。
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日子,伊力扎提却甘之如饴。“保护好这里的陆龟,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12年间,伊力扎提跑遍了130亩保护区责任区内的每一道山梁,已经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鞋。巡山路上,伊力扎提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我看见保护区里有一中年男子背着一个白色的布袋,神色慌张。凭着经验,断定此人是偷龟人。联系警察后,果然在袋子里发现3只大小不一的四爪陆龟。”随着盗猎的频发和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野生的四爪陆龟越来越少。伊力扎提每天在保护区里巡护,一方面是防止他人盗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四爪陆龟。
2022年,伊力扎提照常外出巡护,突然发现有四爪陆龟爬行的痕迹。他喜出望外,循着龟爬行的痕迹,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一只重约2公斤的龟。记录幼龟的变化、观察四爪陆龟的活动轨迹、对已有记录的龟进行周期数据比对……新的发现,让伊力扎提越干越有劲。
“四爪陆龟每年只产2到3枚蛋,每枚蛋要40多天才能孵化出来。产下来也只有拇指般大小,体重只有10克左右,3岁的龟也只有100克重。它们不会说话,无法用言语来沟通和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对四爪陆龟要有科学的认识,通过它们的行为、声音、活动量等各方面的数据,并根据饲养经验评估四爪陆龟自然孵化、人工孵化不同阶段的需求,让四爪陆龟的繁育工作能有效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伊力扎提告诉记者, 2021年通过人工繁育,他孵化出5只四爪陆龟,一年后放归野外。那一刻,有不舍,但心情很激动,因为它们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近年来,霍城四爪陆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建了3个管护站、2个哨卡、1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个疫源疫病监测站,加强人工孵化,使保护区四爪陆龟总数稳定在1300只左右。
“四爪陆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关心它们的健康生长,努力把珍贵的四爪陆龟保护好,这是我的责任。”在伊力扎提的影响下,他的妻子乔丽潘·古丽在今年4月也成为一名管护员,他们相互支持,坚守在这片热土上。
(伊犁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焱 通讯员 喻明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