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宾师傅,已叫班,12时50分开,听到请回答!”
“好,收到!石彦明叫班了!”
在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机务段阿拉山口折返车间待乘公寓,听到叫班的石彦明和师傅董强宾收拾备品,开始了出国前的准备工作。今年22岁的石彦明,是一名“00”后中欧班列副司机,他于2024年7月来到乌鲁木齐机务段工作,成为阿拉山口折返车间出国车队的一员。“自从成为了中欧班列副司机,我每月出国基本都在20多次,大家都很羡慕我。”石彦明说。
石彦明(右)和师傅董强宾(左)正在收拾备品,做出国前的准备工作。格日乐图 摄
石彦明和董强宾肩负着将出境的中欧班列牵引到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的重任,他们再将哈方换装完毕后的中方铁路空车牵引回阿拉山口。在中欧班列使出国门前,他和师傅需要进行酒精测试、核对运行揭示、出勤、检查机车、机车试验、出库……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流程,每一处细节,石彦明都熟记于心。一整套标准化机车整备作业下来,40分钟就过去了。
今年是石彦明经历的首个春运,他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作为新晋的铁路司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董强宾,作为石彦明的师傅,也是他的引路人,始终在身边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在春运这个特殊的时期,两人更是携手并肩,共同确保中欧班列的安全顺畅运行。董强宾说:“从阿拉山口站到哈方多斯特克站,只有12公里,但这条线路却有12‰的坡度。对于我们上千吨的列车来说,很不容易。”
董强宾正在检查机车。布仁巴特 摄
董强宾介绍,大雪天气,容易打滑,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冬季钢轨表面难免会有结冰,为防止机车发生车轮“空转”情况,行进过程中,他需要一边有节奏地撒砂增加机车的摩擦力,一边调整机车牵引力保持匀速行驶,保证安全准时地把列车驶进哈方境内。参加工作30年,董强宾担任出国机车牵引任务司机已有23载。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是在岗位上度过的。他说,能够成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2024年,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达7684列,同比增长15.8%,主要通行中欧班列线路涵盖渝新欧、郑新欧、长安号等123条,通达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21个国家和地区,搭载的货物品类200余种。“每天有大批中欧班列经这里出境开往欧洲各国,也有大批返程中欧班列经这里入境。最早我们驾驶的是东风4B,随着过货量的不断增加,运载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又相继驾驶了东风8B,直到现在的和谐N5。”董强宾介绍,过去国内主要往国外发运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零散货物,国外向国内发运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商品。现在,国内出口的手机、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等商品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而这些也是他们经常拉运的。
董强宾(右)正在为石彦明(左)传授操作经验。格日乐图 摄
作为中欧班列副司机的石彦明,主要负责协助董强宾联控信号、处理故障,虽然不摸闸把,但他的工作也一点不轻松。“进入哈方后机车信号和地面信号是不同步的,我必须记住哈方铁路信号机的准确位置及关键点,紧盯信号机变化,提前提示董师傅。”石彦明说。
除了确保列车行驶安全,掌握机车上各传动部件、机械间设备状态,同样也是他的工作重点。成为中欧班列司机对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师徒俩在哈方等待挂车期间,董师傅经常传授石彦明自己行车多年来总结的操作技巧,帮助他快快成长。为了便于工作,石彦明还利用休班期间研究起了俄语和哈萨克语,他从日常问候语开始,慢慢积累,现在已经能够用简单的外语与哈方工作人员交流。石彦明说:“成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是我新年的目标,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会用心开好车,将一列列中欧班列安全送出国门。”
“20214阿拉山口站两道出发人员好了,司机明白!”董强宾与阿拉山口站值班员联控确认发车信号后,石彦明和董强宾驾驶着机车驶离车站,向着国门而去……
(阿拉山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格日乐图 布仁巴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