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湾市各单位、部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把“七下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将“八进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暖心工程,持续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人员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资源向基层下倾,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让优质服务下沉基层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的有效途径,用“实招”解民忧、用“温度”暖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沙城路社区托儿所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3月5日,走进沙湾市书香街道沙城路社区,就被幼儿的欢笑声吸引,幼儿在社区托儿所老师的带领下,玩得正热闹。托儿所投入使用后,给这些孩子的父母免除了后顾之忧。上到二楼,中医理疗馆、书法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内,辖区群众正在健身、跳舞、做理疗,干净舒适的环境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沙城路书法室推动社区文化发展。
沙湾市书香街道沙城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婷说:“社区以党建引领,全面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力量,建成了多功能活动室,有效提升了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我们聚焦群众需求,凝聚职能部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常态化开展助老解困、送餐送医文体娱乐等便民活动,切实推动养老托幼、家庭医疗、文化娱乐等优质服务进社区,让社区成为群众的温馨家园。”
沙城路中医理疗室成为居民健康守护地。
走进沙湾市桃园街道体育场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的师傅们正在精心准备午餐,因为价格亲民,味道好,深受辖区居民欢迎。
体育场路社区食堂让居民生活更便捷。
体育场路社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联动职能部门力量,搭建社区服务平台,依托民政项目支持,以“公办+民营”模式,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包括社区食堂、健康理疗中心,并设置棋牌娱乐、声乐舞蹈等9个功能室,充分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助餐、助医等生活需求。
体育场路社区文体活动室成为居民健身佳地。
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负责人马延东说:“通过社区招募‘红色合伙人’入驻了体育场路社区,共有4名员工,现在主要经营早餐和午餐,价格亲民,口味以家常菜为主,这段时间,到这里来吃饭的居民增多,在确保干净卫生的同时,会按照大家的建议适当调整饭菜口味。社区干部也在想办法,出主意,既让我们有收入,也让附近居民能吃到价格合理美味健康的饭菜。”
走进位于沙湾市金沟河镇曹家坡村的金沙柳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80座设施农业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的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苗已吐露嫩芽。今年,该合作社计划育苗6350万株,可供应8万余亩田地,产生经济效益650余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0个,年累计用工1万余人次,有效缓解了金沟河镇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
金沙柳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查看苗情。
金沙柳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福贵说:“现在到了育苗的关键时期,合作社根据订单,积极育苗。目前,用工量比较大,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动员附近村队的100余名村民到这里帮工,为育苗有序推进和今春早播早种打好了基础。”
二道河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宽敞明亮,健身器材多样。
在沙湾市大泉乡二道河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的功能室宽敞明亮,各种健身器材能满足村民健身娱乐的需求,深受大家欢迎。邮政快递服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室以及整合了民政、社保、计生等办理事项的“一站式”服务窗口,让村民办事更便捷、高效。
二道河子村“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室让农村生活更便捷。
沙湾市大泉乡二道河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李菊花说:“二道河子村以党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阵地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的作用,聚焦便民服务、文化浸润、党群活动等服务,主动作为、实干争先,切实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有温度、有特色、有人气的‘党群之家’。”
(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建亮 通讯员 兰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