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特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昌吉市取得成功
2025-03-18 12:30:32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位于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的养殖车间,成功实现五道黑鱼、鲈鱼的规模化养殖,首批成品鱼即将投放市场。这一成果标志着名优特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昌吉市取得成功。

  3月13日,记者走进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机器轰鸣,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五道黑鱼和鲈鱼进行喂养与管护。记者了解到,车间内一个标准容积为80立方米的养殖大罐,可承载5吨鱼,目前鱼群长势良好,即将上市。

  据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国军介绍,眼下这些鱼体重约400克,再过一个月,便能长至500至600克,届时就可上市销售。这些鱼主要销往乌鲁木齐海鲜市场,相比传统四大家鱼,它们的经济价值至少高出两到三倍,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昌吉市水资源相对短缺,传统水产养殖受自然条件制约,难以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为此,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500万元,引进先进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于202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养殖面积达8000平方米,采用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配备32个养殖大罐以及过滤、供氧等系统,全部实现数控技术管理。

  陈国军说:“当前水资源紧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优势显著,能节水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其产量相较于传统池塘养殖提高近10倍,且占地面积小。同时,便于管理与销售,减少劳动力投入,进而增加收益。”

  目前,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名优特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面已取得成功。根据规划,还将新建5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进一步扩大五道黑鱼和鲈鱼的养殖规模。

  据了解,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所在的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其水产养殖规模达3000亩,有30多户村民从事水产养殖。如梭边鱼、罗非鱼、白斑狗鱼、五道黑鱼、鲈鱼等名优特鱼类养殖,占全村水产养殖的50%,水产品年产量达800吨。如今,已形成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养殖户”协同发展的模式,走出了一条集约化、规模化的水产养殖新路径。在科技养殖、绿色养殖等方面,十三户村也为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昌吉市六工镇副镇长、十三户村党总支书记楚保金说:“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村水产养殖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发展过程中,我们助力其他养殖户融入企业,并在项目、用工、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扶持。双方协同,构建起养殖、加工、餐饮、旅游与研学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未来,村里将依托自身资源,形成村企强强联合、互动共赢的模式,尤其在旅游与研学一体化板块,双方将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华 姚金平 通讯员 禹晓燕 贾潇)

[责任编辑:张心洁]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