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营口·乌苏科技援疆产业对接项目——万亩棉田全生物降解地膜、硅藻基复合有机肥捐赠启动仪式在乌苏市头台乡杨家庄子村举行,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与辽宁东盛科技集团向乌苏市捐赠价值200万元农资产品,助力乌苏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仪式上,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与辽宁东盛科技集团为乌苏市捐赠全生物降解地膜100吨,硅藻基复合有机肥100余吨,可满足1万亩棉田使用,进一步推动了两地农资行业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从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乌苏市头台乡杨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长兰说:“我们村获赠了1648亩地的降解地膜,眼下正是春播时节,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减少了农田的白色污染,还能缓解土壤残留问题,减少残膜的治理成本,为优质农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棉花播种作业,直观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企业技术人员围绕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现场示范讲解。
辽宁东盛科技集团董事长文起东说:“我们捐赠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在90天后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此次在新疆试用,验证其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效果,成功后将大规模推广,解决棉田农膜残留和土壤板结问题。通过膜和肥的有机结合,既能消除白色污染,又能帮助棉农增产增收。”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达利说:“本次地膜采用我们中石化自主研发的PBST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科技攻关历时20年,是我国首个实现自主可控的生物可降解地膜材料,现已实现工业化生产。PBST材料可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完全降解,在保水保墒的同时,有效解决地膜残留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
此次活动是营口乌苏两地对互惠共赢产业援疆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积极搭建两地友谊桥梁、拓宽合作渠道的有效举措,充分展现了营乌两地在资源共享、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的广阔前景,也全面展示了科技援疆工作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营口市援疆干部人才深入乌苏市教育、医疗、农业、经济等多个领域开展工作,成绩斐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疆工作格局,促进了乌苏市民生福祉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乌苏市委副书记、营口市援疆工作队领队王锐说:“科技援疆工作一直备受营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我们营口科技援疆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下一步,我们营口援疆工作队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把援疆工作做得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入。”
(乌苏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达志 王德刚 袁新伟 哈勒恒别克 马艳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