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购药忘带医保卡?手机没电无法使用电子医保?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医保码?如今,这些困扰在昌吉州已成为历史。4月21日,随着最后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系统调试,昌吉州97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医保“刷脸付”,已累计完成“刷脸付”医保结算超15万笔,这标志着昌吉州正式迈入医保“刷脸付”时代。
当天,记者走进昌吉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缴费窗口前的长队不见了踪影,许多人正在崭新的医保“刷脸付”终端设备前刷脸结算就医费用。
“请面向屏幕开始刷脸”,伴随着清脆的电子提示音,昌吉市民李华林微微踮脚,将脸对准屏幕。仅仅3秒钟,便完成了结算流程,她说:“以前总担心忘带医保卡,现在刷个脸就搞定,太方便了!”
4月21日,在昌吉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缴费窗口,患者使用医保“刷脸付”结算就医费用。王薇 摄
“为让医保‘刷脸付’顺利落地,我们打了一场‘技术攻坚战’。” 昌吉州人民医院信息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启华介绍,从今年2月起,医院抽调骨干技术人员组成攻坚小组,连续1个多月对全院信息系统进行“大换血”,完成20台终端设备的调试与对接。同时,在每个服务窗口都配备了“引导员”,手把手教就医群众使用;还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医保“刷脸付”操作指南,在候诊区摆放医保“刷脸付”宣传牌,提高就医群众的知晓率。
4月21日,在昌吉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缴费窗口,医务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医保“刷脸付”结算就医费用。王薇 摄
记者了解到,昌吉州参保患者首次使用医保“刷脸付”,需要在医保“刷脸付”终端设备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激活认证,后续到昌吉州任何公立医药机构使用医保综合服务终端都不需要再次激活,可直接刷脸就医购药。
马启华介绍:“自今年4月医保‘刷脸付’全面应用以来,患者平均就医结算时间缩短了40%,有效缓解了排队缴费的压力,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当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大西渠镇分院,就医的农牧民也感受到了医保“刷脸付”带来的便利。
4月2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大西渠镇分院,患者正在使用医保“刷脸付”终端设备。王薇 摄
“年纪大了,智能手机用不明白,去卫生院看病得把医保卡、身份证揣得牢牢的,就怕落下。现在直接刷脸就能实时结算,太省心了!” 昌吉市大西渠镇幸福村村民海长秀轻松完成刷脸结算,对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赞不绝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大西渠镇分院医保专干薛丽说:“今年3月,我们专门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保‘刷脸付’操作流程,在6个村卫生室开展宣教,对于一些不太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我们还会一对一地进行教学。截至目前,我院医保‘刷脸付’结算共计2112笔,占总结算率的71.5%。”
“昌吉州作为全疆‘刷脸结算’首批试点地区,将医保‘刷脸付’作为重要的惠民实事工程来推进。” 昌吉州医疗保障局信息室负责人姜越介绍,昌吉州医疗保障局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向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免费配发医保“刷脸付”终端设备95台,并指导二、三级医疗机构完成设备采购和系统改造。从城市三甲医院到乡村卫生院,从白发老人到懵懂孩童,医保“刷脸付”正在成为昌吉州全民共享的“数字福利”。
据悉,昌吉州将把医保“刷脸付”延伸至定点药店,同步推进医保“刷脸付”全流程、多场景应用,由目前的结算、挂号环节覆盖到取药、取报告等就诊全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医保服务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薇 通讯员 宋鸣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