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勒县民航村千亩朝天椒在荒漠地试种成功
2025-05-09 17:01:13 策勒县融媒体中心

  荒漠地里“种出”了火红希望。5月9日,在民航新村荒漠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昔日黄沙漫布的荒滩上,连片的朝天椒植株长势挺拔,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间地头进行除草、松土等田间管理工作。谁能想到,这片曾不长草的沙地如今能种植出红辣椒。

  此次试种的朝天椒品种经过改良,具有耐干旱、抗风沙、耐贫瘠的特性,每亩产量达500公斤至800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计算,预计亩均收益超6000元。近年来,策勒县小康新区民航新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今年首次在荒漠地上试种了1000亩地“朝天椒”辣椒。如今,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绿油油致富田。标志着当地“治沙+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

  辣椒长得好,关键在管护。为了确保农户的辣椒丰产增收,策勒县小康新区民航新村在辣椒绿色种植全过程中,指派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种植朝天椒,多渠道助力村民增收。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市场畅销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辣椒种植过程中运用了穴盘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使用、植株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适用技术。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管理,目前,这个村的朝天椒辣椒长势良好。

  策勒县固拉哈玛镇小康新区民航新村技术员艾尼瓦尔·艾尔肯说:“我们种了1000亩的辣椒苗,现在出苗率达到98%。田间管理方面,四天一次浇水、施肥,十五天一次拔草、松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十五天打一次药。现在我们的辣椒苗长的特别好。”

  民航新村是2017年易地搬迁村,为了加快致富步伐,村委会把科技治沙与产业富民“双轮驱动”结合起来,大胆引进特色辣椒种植,使这片荒漠地得到了“逆袭”,同时也得益于当地政府与农业科研团队的联合攻关。针对戈壁滩土壤贫瘠、保水难的问题,技术团队采用“滴灌+有机肥改良”技术,配套建设防风林带,同时引入“企业+合作社+农户”管护模式,由专业农业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在前期投入200万元用于土壤改良和水利设施建设,通过试种不仅验证了荒漠农业的可行性,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80余个就业岗位。民航新村党支部书记亚日麦麦提·奥布力艾散介绍,试种期间每天有50多位村民参与田间管理,人均日增收80元以上。

  策勒县固拉哈玛镇小康新区民航新村党支部书记亚日麦麦提·奥布力艾散说:“我们小康新区民航新村今年从阿克苏引进了朝天椒辣椒苗,种了一千亩地。预计每亩产量500到800公斤之间,每亩能收入5000元到6000元。我们辖区的农民每天可以在这里干活,工资在70元—100元,我们辖区的农民很高兴。”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奔赴’,朝天椒根系发达,能固沙保水,生长期可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70%以上。”此次朝天椒辣椒试种成功不仅探索出荒漠地区特色农业路径,更开辟了“以种促治”的治沙新范式。下一步,策勒县计划扩大荒漠农业种植规模,引入辣椒深加工企业,开发辣椒酱、干辣椒等产品,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荒漠椒田”观光项目,推动形成“治沙-种植-加工-旅游”全产业链,让更多荒滩变成群众的“致富滩”。从“黄沙漫天”到“红浪翻滚”,民航新村的千亩荒漠椒田既是边疆地区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创新探索。

  (策勒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利富 赵宴斌)

[责任编辑:常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