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尼勒克县人民医院外一科首次采用PRP(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技术为骨性关节病患者解决病痛。此次PRP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骨科疾病诊疗过程中饱受骨性关节病疼痛的患者带来福音。
尼勒克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外一科,69岁的刘春华一个多月来,双膝关节疼痛难忍,生活备受困扰。针对患者病情,援疆医生徐扬与科室主任经过共同讨论分析,在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取得手术同意后,决定对患者采用PRP(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技术进行治疗。术后第二天,刘春华的疼痛便得到明显缓解,经上级医师查房评估后,准予出院。
患者刘春华说:“现在恢复的很好,做PRP治疗关节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感,感谢医生的照顾。”
据了解,PRP技术是通过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经过离心的方法提取出血小板浓缩液,再将其注射到需要修复的部位,利用其中大量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和白细胞的抗感染作用,加速启动组织自身的修复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受损关节的修复重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医疗援疆专家尼勒克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徐扬说:“膝骨性关节炎一般在老年群体中很常见,以往患者可能需要转诊上级医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在援疆工作组支持和医院的配合下,我们带来新技术和培训团队,对PRP技术进行了培训,接下来对于轻中度的骨性关节炎还有早中期的肩袖损伤患者,就可以采用PRP技术进行治疗。”
自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援伊·常州武进工作组将医疗卫生援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支援力度,全面提升援疆格局,以人才和技术为支撑,科学有序的开展援疆工作,通过“组团式”援疆项目,累计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尼勒克县总医院设备采购及学科建设,先后派出支援专家99人,其中柔性专家44人,开展手术3600余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在“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持续推动下,尼勒克正朝着“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稳步迈进。
尼勒克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张华军说:“援疆医生特别重视对我们的传帮带,他们通过开展各类的培训以及讲座,系统地给我们讲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前沿技术。在日常工作中,更是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并且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本地就医,我们引进了一些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在某些领域的空白。”
(尼勒克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玉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