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最初的爱好到现在的坚守,70年来从未放弃”
2025-05-16 18:38:07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

  “我从最初的爱好到现在的坚守,70年来从未放弃。成为蒙古族萨吾尔登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我要继续给年轻人传承好萨吾尔登,并把它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今后的责任。”5月15日,和静县7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萨吾尔登的代表性传承人布太激动地说。

mmexport1747302489593

  1949年出生的布太6岁开始跟随妈妈学习蒙古族萨吾尔登,并逐渐走上演出舞台,15岁正式加入和静县乌兰牧骑队,成为第一批演员,2000年退休。退休不褪色,布太每晚还是坚持去排练室与演员们相互学习,切磋萨吾尔登舞蹈。

  蒙古族萨吾尔登在和静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布太从艺70年来,不仅将蒙古族萨吾尔登传遍了和静的大街小巷,还亲力亲为地教授徒弟600余人,跟着布太老师学习过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大家一提起布太老师都是竖起大拇指,无不啧啧称赞。

  2018年5月,布太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萨吾尔登的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之后继续潜心钻研,创新编排了现代版的蒙古族萨吾尔登健身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布太说:“传统的蒙古族萨吾尔登舞蹈动作就有挤牛奶、打羊毛、梳头几种,来源于平常的牧民生活。我就想着将舞蹈进行创新,跟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编排了现代版的蒙古族萨吾尔登健身操,让更多人去接受它,喜欢它,发扬它,传承它!”

  2009年,布太在医院查出身体患病,孩子和朋友们都劝她不要再跳舞了。但布太认为,传承蒙古族萨吾尔登是她的使命,绝不能放弃。经过老人的再三坚持,她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布太说:“和静县一直都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每年文旅局都会开办培训班,鼓励大家学蒙古族萨吾尔登。现在学校里还专门开办特色班,我很高兴能和年轻人交流。我不仅要跳下去,还要带更多学生,把这个技艺很好的传承下去。”

  曼都尔瓦是和静县第四中学的舞蹈老师,也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萨吾尔的代表性传承人,更是布太老师的亲传弟子、得意门生。她从小喜欢跳舞,跟着布太老师学习蒙古族萨吾尔登之后,更是痴迷于此,毕业就加入了教师行列,当起了舞蹈老师,完成了儿时的心愿,把学到的舞蹈知识全都用在了教学中,特色舞蹈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和静县第四中学特色舞蹈班学生阿茹扎娅说:“我学习蒙古族萨吾尔登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我特别喜欢跳这个舞。今后我还要努力向老师们学习更多的舞蹈动作,走向更大舞台。”

  布太的徒弟曼都尔瓦说:“布太老师非常热爱舞蹈,她不断地在舞蹈上创新,并将学到的所有的跳法无偿传授给我们。我今后也要学习布太老师,把蒙古族萨吾尔登传承给更多的学生。”

  近年来,和静县高度重视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完善保护机制,创新传承方式,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和静县已有2人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人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人评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2人评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2项,州级非遗代表性名录95项。项目数量和人数居全州前列。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海霞 通讯员 李书玲 曲洁)

[责任编辑:张琳曼]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