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回形针能‘轻功水上漂’是因为表面张力!”“土电话传声的原理太有意思了!”5月16日,在墨玉县雅瓦乡红旗小学的科学实验室里,学生们在热烈讨论着最近在“墨雅科普小课堂”学到的知识。今年3月14日,该学校自主创建的“墨雅科普小课堂”视频号正式上线,为校园注入了浓浓的科普氛围。
从“会吹气球的瓶子”展现气体压力的神奇,到“悬浮的鸡蛋”揭示密度差异的奥秘……“墨雅科普小课堂”自开播以来,秉持科学严谨与趣味创新并重的理念,已推出37期精彩纷呈的科普实验视频。这些生动的实验内容,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截至目前,累计有120名师生投身到科普视频的制作中。
科普小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窗口,也为师生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学生穆海麦提·乌布力喀斯木说:“我之前参与了‘杯子大力士’实验!当看到装满大米的杯子能提起筷子时,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现在我总爱琢磨生活里的小现象,还和同学组队设计了新实验,准备在小课堂上展示!”
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学生们对“光的折射”“植物根的吸水”等抽象科学概念有了直观理解,科学知识储备不断丰富。他们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验证假设的过程中,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实验更激发创新灵感,让学生们敢于突破常规思考。
为了提升科普质量,教师们更是深入钻研科学原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探究式、项目式等创新教学方法,实验设计、组织与指导能力持续提升。从“教知识”到“育能力”的转变,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我们将继续依托‘墨雅科普小课堂’这一平台,不断丰富科普实验内容,创新科普教育形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机会。”墨玉县雅瓦乡小学党支部书记包明说。
近年来,墨玉县持续开展科普讲座与科普课堂等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索科学世界的窗口。这些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精神,在他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墨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哈尼克孜·木它里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