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幸福是在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看天鹅
2025-05-20 18:23:11 轮台县融媒体中心

  “哇,真的是天鹅!太漂亮了!”5月17日,在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博望湖畔,一只天鹅正在湖面上游弋,游客王熙悦激动地说。

5月17日,在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博望湖畔,一只天鹅正在湖面上游弋。轮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宪伟 摄

  天鹅的到访并非偶然,在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白鹭、野鸭、野鸡等野生候鸟早就成了“常客”。白鹭,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它们在湖面上振翅翱翔、驻足水间,灵动的身影为这片景区增添了无尽诗意。如今天鹅的惊喜现身,生动彰显了轮台生态的蜕变。

  “这里有花有草,还有野生动物,空气清新,跑步锻炼的时候还能欣赏风景,太惬意啦!”居民李潇然说,大家亲眼见证着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幸福感也持续上涨。

  这些野生动物的频繁到访,是轮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据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轮台县境内监测到的鸟类种类已从5年前的180多种增加到230多种 ,数量也从不足5万只增长到近10万只,轮台俨然已成为候鸟迁徙途中温暖而温馨的“幸福驿站”。

5月17日,在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博望湖畔,一只天鹅正在湖面上游弋。轮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宪伟 摄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轮台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与努力。这座立足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石油石化新城、生态宜居“杏”城三张名片的城市,相继被命名为“自治区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城市颜值,也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2021年,轮台县全面实施县域内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综合采取生态移民、挖桩更新、飞防作业、引洪灌溉等科学手段更新复壮胡杨林。2024年,该区域引洪灌溉78万亩,修建疏通渠道21条57公里,新建和清淤引洪渠8公里,修建8处2公里拦水坝。2025年,轮台县林业部门计划对20万亩胡杨林进行生态补水,并大力推进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塔里木河轮台段的胡杨林林草植被逐年恢复,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稳步提高,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数量也逐年增加,如今的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塔里木盆地名副其实的“绿肺”。

5月17日,在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博望湖畔,一只天鹅正在湖面上游弋。轮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宪伟 摄

  近年来,轮台县全面推进河长制,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青山”三大环保行动。从打击非法开荒、采砂,到大力推进迪那河、阳霞河流域生态治理;从积极建设国储林体系,到2025年在县域周边种植防护林15.5万株,完成沙漠边缘营造林面积9.2万亩,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掷地有声。2025年,轮台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2平方米 ,2个综合性公园、17处广场和游园错落分布在城中,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8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高,水源地水质、生活饮用水达标率均为100%,中水回用率80%以上。

  “走在路上,满眼都是绿色,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小区附近还有街角游园,每天散步成了我最享受的时光,既能欣赏美景,又能锻炼身体。”家住揽水小区的居民乌提克·牙合甫满脸笑意地说。

  天鹅的到访恰逢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开馆,这座承载着两千年西域文明的历史地标,与博望湖的生态景观交相辉映。当天鹅在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博望湖上自在游弋,当白鹭在红桥公园的枝头停歇栖息,体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与和谐,更是轮台人民守护生态家园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通讯员 李新芳)

[责任编辑:张琳曼]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