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10时,位于霍尔果斯市友谊路的老客运站停车场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巴扎正式营业,摊主们一边归置货品,一边招待闻讯赶来的市民。
城市巴扎正式营业。刘玉龙 摄
谢舟舟和丈夫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多年,一周有五天的时间都奔波在周边的各大集市上,丈夫搬货,她摆货,两人配合默契,分工明确。“我们的货都是当天去伊犁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选购的,很新鲜,不愁卖。”装袋、称重、计算一气呵成,交易成功的提示声不断响起。
“以前逛巴扎要到兵团第四师62团去,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了。”市民朱敏专程来巴扎打卡,葱花饼、炸鸡、烧烤,两只手拎得满满的。
巴扎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刘玉龙 摄
“入户走访时,群众对于城市巴扎的呼声很高,我们决定帮大家办成这件事。”霍尔果斯市亚欧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庞艳蕾介绍了巴扎的由来,位置要在市中心,人员流动量要大,不能阻碍交通,还要保证环境卫生,不影响市容。经过综合考虑,老客运站成为首选。
为了让巴扎顺利开起来,亚欧东路街道到交通、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商取经,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按照果蔬、百货、食品等对巴扎进行区域划分,引进专业的第三方企业负责运营,实现市场化运作。
“我就在老客运站门口,摊位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一上午,第三方运营企业负责人都静一直在接听商户的电话,解答入驻事宜。“整个场地约7000平方米,可以规划70个摊位。”都静介绍,为了盘活市场,巴扎前两个月的试营业期间免收摊位和场地清洁等费用,营业时间固定在每周一的9:00至21:00。
顾客挑选新鲜蔬菜。刘玉龙 摄
“今天是试营业,效果比想象中好,目前有50个摊位,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城市巴扎的优势在于人流量比较均匀,营业时间比较长。”都静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在营运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减轻企业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集中精力为市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巴扎的南侧,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和兴城街道的摊位格外显眼,花卉和特色农副产品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加尔苏村清泉花卉苗木产业园负责人吴斌希望借助巴扎的人流,形成特色农业口碑效应。
志愿服务活动。刘玉龙 摄
“如果有服装类的摊位就好了。”“牛羊肉的摊位也来几个,这样更加接地气。”在巴扎的出入口,亚欧东路街道设置了志愿服务队,在收集意见建议的同时,向大家提供应急药品、饮用水等,并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我们的服务要和巴扎一起成长。”庞艳蕾表示,后续将围绕特色小吃、农副产品、日用品消费集聚区的定位,合理划分区域,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巴扎经济,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
(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玉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