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办、喀什行署、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指导下,由喀什地区工信局、未来农业智能研究院承办的“喀什优棉推介会”在喀什举行。会议围绕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推介“喀什优棉”品牌,启动喀什地区未来农业智能研究院,并完成 6 亿元项目签约。
采棉机正在作业。(资料图)
“当前,新疆棉花生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成本,力争将成本降低 500 元/亩,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认为,通过标准和品牌建设,提升全产业链的价值,为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喀什优棉”能够带动棉花产业链下游升级和区域性集聚,符合新疆棉纺织产业集群的特征。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王陈指出,棉花是喀什的支柱产业,更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喀什优棉”品牌在标准引领、科技赋能、品牌增值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发布了《喀什优棉》团体标准。2024 年,通过智能管理和生物育种,莎车县试验基地亩产提升 47%。在上海时装周首发、首秀,更登上《VOGUE》封面。“未来将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深化与三枪等终端品牌合作,推动‘喀什优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王陈说。
会上揭牌成立的未来农业智能研究院,将通过新疆独特的人才政策,跨领域引进院士、全球顶尖科学家,重点攻关棉花产业链“卡脖子”技术。会上,东华大学教授汪军介绍了“喀什优棉”标准制定的路径:向标准发力、向源头管控、向时尚进军、向市场推进。他指出,通过高光谱、多光谱、传感器、AI 算法、抗逆性良种等技术支撑,喀什棉区已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价值跃迁,正在形成“从田头到衣柜”的完整闭环。
会议举行了“喀什优棉”产业对接,成功促成棉田机器人、高端服装生产、棉花秸秆高附加值开发等项目签约,意向投资金额高达 6 亿元。
未来农业智能研究院理事长海阔强调,“喀什优棉”已形成自然环境、品种资源、种植技术、生态品质、产品标准、品牌价值、消费体验七大核心优势。随着智能化农业平台的建设和产业资本的深入对接,喀什棉花有望在质量、品牌、效益上实现三重跃升,成为智能化时代新疆棉花的一张金字招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