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华
从3月开始,在额敏河栖息的200多只天鹅陆续离开,飞往西伯利亚,但仍有一些老弱的天鹅留了下来。额敏河、库鲁斯台草原、塔额盆地……就算是在夏季也可以看到天鹅的身影。
整个冬天,59岁的吴利平每天早出晚归,来到额敏河天鹅湖,守护着这群美丽的天鹅。开春后,大部分天鹅飞走了,他便驱车四处寻觅那些留下来的天鹅。“古丽”“孤妞儿”“独行侠夫妇”……这是他给天鹅们取的名字。天鹅像是有灵性,会向他叫几声,向这位“老熟人”打招呼。
“只要看见它们的身影,我的心里就特别踏实。”吴利平说。
吴利平是“戎耀天山”额敏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额敏县也迷里天鹅巡护志愿服务队队长,守护天鹅已有6年时间。
吴利平给天鹅喂食。吴利平供图
6年来,在额敏河“安家落户”的天鹅数量从7只增加到238只,守护天鹅的志愿者也从他一个人增至29人。如今,额敏河畔天鹅优雅美丽,舞姿翩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天鹅纯洁、高贵、忠于爱情。吴利平幼时起就非常喜欢天鹅。能把天鹅“留”在额敏,是吴利平最大的骄傲。
每年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会成群结队迁徙至新疆过冬。库尔勒、博乐等地都有来此越冬的天鹅。一些天鹅也会在额敏河停留休息。
吴利平曾在库尔勒等地见过天鹅,一直希望能在额敏河找到天鹅的踪迹。2019年11月底的一天,他沿着额敏河一直向上游走,在离迎宾大桥4公里的地方,惊喜地发现两只正在水中嬉戏的天鹅。“天哪!它们的样子太美了!”吴利平按住怦怦直跳的胸口,唯恐惊吓到天鹅,然而敏感的天鹅还是被惊动了,很快飞离。
吴利平赶紧驱车到附近的市场买了30公斤玉米,撒在天鹅停留过的地方。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开车来到天鹅出现的地方。远远地看到天鹅正在吃玉米,等他慢慢靠近,天鹅就飞走了。连着10多天,吴利平每天都要来看天鹅,投喂玉米。渐渐地,天鹅便不再躲着他了。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吴利平发现,共有7只天鹅在这里栖息。他每天过来投喂,守护着它们。“只要见到有人用弹弓和石头打天鹅,用无人机追着天鹅拍照,我就上去制止。”吴利平说,“那时候没少跟人吵架,腿也因为驱逐无人机时摔伤过好几次。”
似乎感受到这份温暖的呵护,第二年冬天,7只天鹅再次来到额敏河,还带来了20多只“亲朋好友”。第三年天鹅增加到48只,第四年来了76只……额敏县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为了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2022年7月,额敏县实施滨河公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时,特意为天鹅打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天鹅湖。
听说这个消息的吴利平格外激动,一有时间就往工地跑,还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很多被采纳:计划建设的雁归大桥距天鹅湖较近,不方便天鹅起降,便向后移了400米;为方便天鹅冬天觅食,专门在河中堆起了一个丘陵形的投食点;天鹅害怕红色,河边准备悬挂的大红灯笼也换成日光灯……全力为天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天鹅、保护天鹅,吴利平还在抖音等平台直播宣传,每天给粉丝和网友介绍天鹅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性等,号召更多人爱护天鹅……“关注天鹅的人数超出我的想象,直播间最多时有一万多人,两个小时浏览量达到50万人次。”吴利平不无自豪地说。到了冬季,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额敏看天鹅。许多人还自发给天鹅送来了口粮——玉米。
吴利平在“天鹅湖”边直播宣传天鹅保护。吴利平供图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守护天鹅的队伍。2023年,额敏县成立了也迷里天鹅巡护志愿服务队,由吴利平担任队长,队员们每天从9时到24时,在天鹅湖畔轮岗巡逻,制止乱投食、驱赶、放鞭炮等行为,用心守护着这群天鹅。
这些年,怀着对天鹅纯粹而真实的爱,吴利平影响了一群人,带动了一座城,来守护这群美丽的天鹅。额敏河变成了天鹅聚集地,成为额敏县旅游亮丽的名片。吴利平也因此被聘为“额敏文旅推介官”。
人不扰,天鹅不惊,彼此和谐共处,已成为额敏河天鹅湖一道风景。每每看到这个场景,吴利平感觉幸福涌满心头,“我会一直守护天鹅,希望越来越多天鹅来这里安家。”他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