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公交地铁治安管理支队(公交地铁治安管理分局)百园路派出所植物园站警务室警长薛琦
9月30日,假期第二天,告别家人,我走进北门地铁站,搭乘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前往工作的地方。说起来也有意思,地铁既是我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也是我工作的场所。
我叫薛琦,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公交地铁治安管理支队(公交地铁治安管理分局)百园路派出所植物园站警务室警长,从2020年开始,我就在这里工作。
这不是我第一次因工作和地铁结缘。
2018年,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投入运行。当时,作为乌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飞虎突击队的一员,我和战友们提前来到地铁站,熟悉地铁和车站的构造,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相关演练。
当时,我们去的就是植物园站,没想到两年后,我来到这里的警务室工作。
11时30分,和同事交接完,我开始一天的工作。
9月30日,薛琦(右)在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植物园站执勤。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摄
植物园站附近除了乌鲁木齐植物园外,还有爱家超市和新疆财经大学,平日里人流量就不少,节假日人更多。我们的职责就是在群众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为大家解决问题。
“小朋友,跑慢点,别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今天,位于植物园门口的C出入口小朋友不少,我提醒一些玩闹的小朋友跟紧父母。
地铁人流量大,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可能就会走丢,之前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
今年3月下旬,一名乘客来到警务室求助,说她在车上发现一个孩子,像是走丢了。
我看到一个大约2岁的男孩,怯生生地站在热心乘客身边。这位乘客说,自己是在列车上发现他的,问他家长信息说不清,在车厢里寻找他的家人也没有结果,便带着孩子来到警务室求助。
我蹲下来,拉着小朋友的手问:“你好小朋友,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孩子年龄太小,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我将他领回警务室,和同事一起给他拿来水和零食,和他聊天安抚他的情绪。同时,我将走失孩子的情况通报给各地铁站警务室,请求协查寻找孩子家人。
协查通报发出不久,中营工站警务室民警称有家长在寻找走失的孩子。在核对孩子穿着、外貌等特征后,我让家长到植物园站接孩子。
不一会儿,孩子的家长来了。在核实了家长的信息后,我将孩子交给他们。
“快看,爸爸妈妈来了。”见到家长,一直紧张的小家伙放松下来,趴在爸爸怀里。趁此机会,我向孩子家长询问走失的情况。
原来,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去中营工站旁的好家乡超市购物,孩子和爸爸到地铁站附近时,爸爸接了个电话,孩子自己溜进了地铁站,坐上了地铁。
“下次带着孩子要注意,千万不能再让孩子离开视线了,一定要牵好孩子的手。”我对孩子的家长嘱咐道。
维护地铁运行安全,化解乘客间矛盾纠纷,帮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解答群众咨询,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平凡又普通。地铁里见不到阳光,我和同事努力成为一束光,照亮乘客去往目的地的路。
执勤期间,薛琦(左)给问路的乘客指路。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摄
10月1日凌晨零时许,随着最后一名乘客离开,各出入口的卷帘门拉下,部分工作人员和我们挥手告别。城市逐渐进入梦乡,但在这里,夜间的工作才开始。
站台里,地铁工作人员正在夜间巡检,为列车天亮后的安全运行做准备,我和同事们则开始相关的安全检查,而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清晨,支队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我作为升旗指挥员,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五星红旗。
这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
“祖国,生日快乐!”我在心中说。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整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