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青河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花海子社区警务室民辅警合力扶起李伟进行康复训练。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齐琪 通讯员 李慧玲
一件普通的小事,坚持10年,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每天固定时段,将下肢瘫痪的病人从轮椅上扶起,搀扶到康复器材前站稳,系好防护带……就是这件普通的小事,青河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花海子社区警务室民辅警坚持了10年。于因车祸致残的李伟而言,这件小事让他看到了希望,改变了他的人生。
7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李伟所开的药店时,花海子社区警务室辅警阿尔根·塔布斯和马奋起刚刚把李伟扶到康复器材前。
“每天上午12点、下午6点开始康复锻炼。”阿尔根对李伟的作息熟稔于心,因为这一时段也是他和同事们的“上岗”时间。
“我胸部以下都不能动,父母年迈,靠保姆一个人根本扶不起我,这些年多亏了他们的帮助。”李伟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花海子警务室民辅警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李伟成为福海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前途一片光明。然而,2012年4月的一场车祸,让一切美好戛然而止。那一年,他刚满30岁。
从救死扶伤的医者,到瘫痪在床的患者,李伟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但老泪纵横的父母又让他无力放弃,最终答应去北京的医院碰碰运气。但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除了手腕能稍稍转动外,胸部以下仍旧毫无知觉。病情毫无起色,还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李伟日渐绝望。2013年5月,他回到家乡青河县。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否定中,李伟想不到的是,自己将会迎来生命里的一道曙光。
2014年初,花海子社区警务室民警陶发东在入户走访时,了解了李伟的遭遇。
“他坐在轮椅上,双眼无神地望向窗外。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陶发东说。从那之后,警务室的民辅警隔三差五就去找李伟聊天。起初,李伟并不愿与他们交流,认为他们就是走个形式,时间长了,或许就没精力来关心自己了。
没想到,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经过陶发东和其他民辅警真诚、耐心地开导和鼓励,李伟渐渐敞开心扉,与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一转变,让大家十分欣慰。李伟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我觉得他们说得对,我身体瘫痪了,但脑袋没瘫痪。我不想被社会抛弃,更不荒废了所学知识和工作积累。”李伟说。
李伟决定创业的想法得到了民辅警的大力支持。筹备材料、分析贷款政策、办理各种手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2014年5月,李伟的药店开张了,位置就在警务室对面,方便大家照顾李伟。
因工作岗位调整,陶发东调离了花海子社区警务室,临走时,他将照顾李伟的事交接给了民警刘澎涛。
从那之后,刘澎涛在工作之余,为大家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帮助李伟进行康复训练。
花海子社区警务室的民辅警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对李伟的帮助和关爱却一直在延续。
阿尔根和马奋起已经是第六批接过“接力棒”的民辅警。
“慢慢来,不着急,一定要站稳。”这是阿尔根在帮助李伟进行康复训练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经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李伟的双臂渐渐恢复知觉,可以自己完成刷牙、吃饭等简单的动作。
除了每天按时来搀扶李伟做肢体康复训练,李伟有任何需要,民辅警都随叫随到,换煤气、取快递、推李伟外出办事……民辅警几乎“承包”了所有“力气活”。
“他们平时工作很忙,但从没拒绝过我的求助。”李伟记得,有一次到了康复训练的时间,民辅警还没有来,他打了电话,可等了好久还是没见人来。他想他们可能生气了,毕竟又不给钱,谁会这么认真地坚持?没想到晚上9点多,阿尔根气喘吁吁跑来了。他一边扶起李伟,一边不停道歉,说实在抽不开身,其他同志现在还在执行任务呢!
李伟顿时愧疚不已,说:“我给你们些钱吧,这样我会好受些!”阿尔根愣了一下,一口回绝:“李哥,你太自私了!你给我们钱,你好受了。可拿了你的钱,我们会好受吗?帮你本来就是我们分内的事啊!今后再不会有这样的现象了,你放心吧!”
“帮你是我们分内的事!”这句质朴的承诺,让李伟热泪盈眶。
“别看我还在轮椅上坐着,其实他们已经扶我‘站起来’了。”李伟说。
在民辅警的鼓励和帮助下,李伟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全科医师资格证”“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主治医师资格证”“执业药师资格证”“执业中医中药师资格证”“健康管理师资格证”等,并于2015年11月荣获阿勒泰地区“自主创业能手”称号。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是社区民辅警让我懂得了真正支撑起生命的不是健康的四肢,而是来自生命内核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李伟说,“在我看来,最幸福的事,是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为社会发光发热,这就是我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