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网格+执行 ”双向解难题
2024-08-15 17:37:31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古雪丽

  “请反馈被执行人崔某目前的工作地点、是否在本地等信息。”8月7日,因连续三个月都无法找到崔某,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冯帆,通过网格协执管理系统向沙依巴克区于田街街道网格员布娃吉尔·牙生发送协助请求。

  “每次去都扑空,一打电话就说不在本地,始终在逃避执行。”冯帆无奈地说,希望这次网格员能给他提供有效信息。

  此前,他已经通过网格员协助,成功找到7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为案件执结奠定了良好基础。

  查人找物难、法律文书送达难、逃避和规避执行现象频出,一直是造成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执行工作关系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强化当事人、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

  2023年年底,沙区法院通过智慧执行APP搭建起“网格协执”平台,在沙区党委政法委的牵头下,积极推进网格员协助执行工作,盘活基层力量,将执行源头治理工作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

  该院的24名执行法官与400余名网格员通过“网格协执”平台,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协作机制,由网格员协助法官完成司法送达、行踪查找、婚姻家庭情况核实、人际关系反馈等工作。网格员可通过“网格协执”平台录入信息、上传图片、进行地址定位等,操作简便。

8月14日,杨墨通过“网格协执”平台向网格员发送协助执行请求。通讯员 范晨晨摄

  此前,在沙区法院执行干警杨墨执行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他给被执行人乌鲁木齐某商贸公司送达执行通知书时,根据注册地址并未找到该公司,且公司联系方式为空号,执行通知书迟迟无法送达。

  今年3月,杨墨通过“网格协执”平台,向公司注册地所在的沙区骑马山街道西源社区网格员李睿锐发送了协助行踪查找请求。

  “我找到了,这家公司在我辖区高层里,在正常经营。”三天后,李睿锐通过网格协执管理系统登记的联系方式,给杨墨打来电话,告诉他该公司数月前就搬迁至该高层,只是信息没有及时变更。

  找到该公司后,李睿锐向公司负责人说明了法院的执行情况,通知其前往法院处理案件,并告知不及时处理的后果。该负责人当即表示愿意配合,随后与杨墨取得联系,案件很快执结。

  “网格员协助开展工作后,平均7天就会通过系统作出反馈,能极大压缩执行查控阶段的时长。”杨墨说。

  在沙区,网格员已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据统计,自平台上线截至2024年7月,沙区法院共通过“网格协执”平台向网格员发送118条协执事项,反馈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协执”平台还能实现网格员和法官的“双向奔赴”。该平台互动性较强,网格员还能依托平台寻求专业司法帮助,提升从源头化解纠纷的能力。

  今年4月,李睿锐就在杨墨的协助下,妥善化解一起纠纷。

  西源社区某小区住户何某找到李睿锐,因楼上住户暖气管道漏水导致他家房屋受损,双方对损失赔偿数额争执不休,何某想要鉴定后起诉索赔。李睿锐上门劝解无果,便通过平台联系了杨墨。

  杨墨向双方解释了民法典中有关侵权责任的条款。双方都听劝,商量出了在合理范围内赔偿的方案。

  “这类纠纷在老旧小区常见,此次问题的快速解决,也为我们再处理类似纠纷提供了指引。”李睿锐告诉记者。

  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杰表示,目前,网格协执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网格员的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继续扩大‘网格协执’的覆盖面,让‘网格+执行’切实发挥应有实效。”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马风洁]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