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李进福 张卫玲 通讯员 刘建炜 蒋英
“今年以来,呼图壁县委政法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将治理资源下沉居民小区,构建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的治理体系。通过设置助餐点、“网格+警格”双向赋能、“五方联动”机制,打通社区治理的“微末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12月25日,呼图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鲁逢延说。
呼图壁镇双元社区开展第三方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
家门口的助餐点 品尝“幸福味”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就餐可不是小事。近日,呼图壁镇打造8个家门口的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实惠、营养、便捷的餐饮服务,让老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幸福味”。
“味道适合我们老年人吃。吃完饭后还能在这打牌、按摩、运动,也有人陪不孤单了。”12月22日,在呼图壁镇花城社区助餐点,社区居民余文奎说。
助餐点旁设有休闲娱乐室、书画室、康养小屋,楼下还有健身活动室、红色影院、城市书吧等特色功能室,通过公益+低偿服务,满足老年人“食有餐、学有课、乐有享”的需求,实现高品质、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在呼图壁镇双元社区助餐点里,餐厅宽敞明亮,十几张餐桌摆放整齐,热气腾腾的各色菜品早已摆上台面。居民们有序排队自助取餐。“价格实惠,味道又好,菜品也多。”双元社区豫剧文艺队队员种素真表示,她和队员们经常排练结束后来这里用餐,这里的饭菜十几元就能吃饱。
呼图壁镇花城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主任魏振宇介绍,助餐点提供自助午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确保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美食。社区还致力于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引入托育、理发、推拿理疗等服务,让老年人在享受餐饮的同时,还能参与多种活动,享受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
近年来,呼图壁镇积极探索“餐饮企业+社区网格助餐点”的服务体系,打造8个助餐点,为75岁以上老人、学生、周边务工人员等提供优惠餐食。根据不同群体,餐费标准为5至12元不等,助餐点平均每餐服务650多人,通过折扣优惠回馈居民,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呼图壁镇宝城社区警务室民警冯雄伟与居委会主任骆雅娟(左三)协力调处居民矛盾纠纷。 受访单位供图
“网格+警格”双向赋能 提升治理效能
“正好大家都在,我给大伙讲讲最近通报的几类电信网络诈骗案。”10月29日,在呼图壁镇宝城社区,民警冯雄伟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向老年人开展防电诈宣传。
“许多工作都是我们和警务室民警一起处理,民警会及时通报警情,让我们做好准备。”宝城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骆雅娟介绍。
今年7月,宝城社区庆源小区的罗大叔向网格员赛兰古丽和民警冯雄伟反映了邻居小赵在他家窗户前打牌的问题。
二人安抚好罗大叔的情绪后,来到小赵家里了解情况。
“小区里进行管道改造,原有用于打牌的桌椅暂时用不了,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摆到他家楼下……”小赵认为是老人小题大做,再说也没有天天玩,就周末了约几个朋友玩了一会。
了解完事情原委后,赛兰古丽、冯雄伟和闻讯赶来的骆雅娟3人开始做小赵的工作,让小赵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经过劝说,小赵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表示不再影响邻居休息,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前不久,宝城社区兼职网格员李春桂发现楼上楼下两家邻居因抽烟、泼水等琐事产生矛盾。冯雄伟和李春桂通过调解,促使双方和解。
“民警的参与,让许多难题迎刃而解,他们从法律层面到情感层面都为大伙儿讲得清清楚楚,群众也很认可。”骆雅娟说。
呼图壁镇宝城社区积极推行“警格+网格”治理模式,网格员与民警共同进行治安巡逻、纠纷调解、隐患排查等工作。今年以来,双方互相交流警情民意,共同解决群众疑难问题20余个。
呼图壁镇北门社区在五方联调室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受访单位供图
“五方联动”机制 打通社区治理“微末梢”
“小区电动车管理和停车难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治理小区环境卫生?”今年10月15日,在呼图壁镇北门社区五方联调室里,社区组织召开了一场“五方联动”工作会,邀请社区警务室民警、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城市执法大队,共同探讨环境卫生、车辆停放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协商改进办法。
在讨论小区环境卫生问题时,大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北门社区书记何欢提出,要加强环保宣传,引导居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全面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呼图壁县呼图壁镇北门社区以小区党建为核心,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建立五方联动机制,构建协同治理格局,将治理重心下移至小区。
针对辖区突出问题,通过增强业主委员会的治理话语权,及时反馈居民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防范化解风险。居民委员会发挥协调作用,与物业公司对接,定期召开五方联席会议,解决居民问题。突显城市执法大队、警务室执法属性,在矛盾纠纷、违规建设、小区违停等方面发挥作用,推进小区治理法制化、规范化,丰富为民解忧手段。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