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明苑社区网格中心召集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会议,了解近期矛盾纠纷处置和群众诉求办结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詹晓明 李进福 张卫玲 通讯员 刘建炜 李晓娟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2024年以来,昌吉市坚持党建引领促共治,不断加强网格实体化管理,突出服务理念、提供信息化支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12月27日,昌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龙江说。
网格化管理 党建引领促共治
昌吉市绿洲路庭州社区嘉和小区单元门老化,不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随着小区网格实体化推进,在网格党支部的推动下,2024年6月,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选出网格党支部书记任业主委员会主任,社区‘两委’有3名党员网格员也进入业主委员会,一名党员进入物业公司参与工作,不断加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
2024年9月11日,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多次在网格“议事厅”协商,最终达成一致:由物业公司出资11万余元,为小区更换23个单元门。
嘉和小区网格“党建+业委会”推动物业服务的做法,获得小区居民好评,物业与居民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将党组织设置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出来了。通过社区网格实体化管理,我们社区划分为5个居民网格,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依托网格阵地服务群众,加快‘红色网格’建设,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庭州社区党委书记、网格中心主任刘莲说,社区把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网格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近年来,昌吉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党支部紧扣村(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入户走访、深入开展“居民恳谈日”“村民说事日”活动,搭建网格“议事厅”等共治议事平台,吸纳“三官一律”、“两代表一委员”和老党员、老模范以及人民调解员等成为兼职网格员,大事小情、矛盾纠纷都在议事平台公开调解解决,探索出“党建+基层治理”新路径。
“我们因地制宜对市域网格进行科学划分,涵盖城区网格、农区网格、牧区网格,实现分类管理服务。通过织密织细‘全要素网格’,不断提升基层共治水平。”昌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刚说,截至目前,2024年昌吉市各类网格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62件,调解成功率达96.6%。
2024年8月11日,庭州社区召开“4+X”恳谈会,商讨解决小区居民活动阵地问题。受访单位供图
精细化服务 “组团”治理固根基
“2024年以来,我们村两个网格落实‘1+1+X’服务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或网格警长)+多名兼职网格员’,确保每个网格合理搭配,发挥组团式治理服务,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和‘神经末梢’。”日前,昌吉市大西渠镇幸福村党支部书记、网格中心主任马智新说。
2014年,幸福村村民马国燕宅基地被征迁后,手里有了些闲钱。她拿出约20万元投资到在村里做拆迁建设的昌吉市庭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24年初,马国燕想收回本金和收益时,该公司因经营亏损没法给钱。全村如马国燕这样的投资户有30多家。
“村里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以及兼职网格员,在马智新的带领下组团分工,分别做村民和企业的工作,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公司以持有一百多套自有房产成本价来偿还投资户的本金和收益。”日前,大西渠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志强说,为避免矛盾激化,该镇通过融合建、四联调实践,在幸福村启动“1+1+X”网格服务模式,组团式治理取得成效。
“我的本金和收益加起来有33万多,抵了两套房。”马国燕说,镇上和村里多次召开网格协调会,公开公平处置问题,保障了村民利益,大家都很满意。
2024年12月13日21时,昌吉市建国路街道丽景社区网格警长赵浩然与特变世纪广场网格网格员樊辉入户时,发现居民李某的房间内有刺鼻气味,经查发现其卧室内有吸毒工具,以及大麻素重约4公斤,这个涉毒违法线索已移交至昌吉市禁毒大队,净化了小区环境。
“2024年以来,全市完善网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1+1+X’网格组团服务治理机制,有效强化了基层治理力量。同时,我们还完善了网格员服务奖励机制,加大网格员培训力度,促进网格员服务群众的能力持续提升。”杨刚说。
信息化支撑 智慧赋能打通末梢
“阿苇滩路和二六工镇区两条路与南公园路交会处的高杆灯一直不亮,来往车辆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2024年11月27日10时40分,收到群众诉求,10时45分,昌吉市“吉事通”政务服务平台以一般诉求转办至昌吉市交通运输局限时3个工作日办理。当日11时47分,该市交通运输局回复,养护人员已对高杆灯进行检查,因电路问题需拆卸维修,近期将维修完毕。
2024年10月10日,昌吉市建国路街道明苑社区环宇新天地小区多家居民为出行公园方便,擅自将小区院子打通,影响小区公共安全。环宇新天地小区居民通过“吉事通”反映后,建国路街道很快接到平台转办群众诉求,社区网格员及时调处,并反馈有关部门协助处置。打通的院墙及时封闭,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居民有问题诉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吉事通’微信小程序上报。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上门来处理,网格员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吉事通’寻找合适单位限时解决。”2024年12月30日,明苑社区网格中心副主任于雷说,截至目前,明苑社区通过“吉事通”收到群众诉求42件,办结36件,办结率85.7%。
昌吉市“吉事通”政务服务平台窗口工作人员秦美英向记者介绍处理群众诉求的流程。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李进福摄
推动网格“智治”,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2024年8月,昌吉市网上为民服务政务平台“吉事通”正式上线。
“强化信息支撑,提升治理效率。在‘吉事通’小程序中专门搭建一条网格通道,网格员可以实时上报问题、群众可以随时反映问题,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杨刚说,“吉事通”可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接受群众诉求留言,通过小程序一键直达,实现线上平台问政服务、全口径统一办理、全方位跟踪问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以来,昌吉市推进网信、网安、网格依托“吉事通”微信小程序、“平安E家”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处理,把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吉事通”问政平台共受理留言1782条,已办结1688条,办结率94.73%,群众满意率92.59%;网格发现问题诉求34627条,网格吹哨592条,办结率100%。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