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十二师公安局 “交治合一”提升警务协同实战效能
2025-03-21 11:16:47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3月12日,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垦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与三坪垦区公安局五一派出所联合在辖区重点路段整治车辆交通违法行为。通讯员 宋春霞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

  3月19日19时,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常青路与马栓路交叉口,车流量逐渐增多。在此执勤的兵团第十二师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兴坪派出所所长陈云龙打开警灯,从警车上拿出白色警帽戴上,穿上荧光绿外衣,开始履行交警职责,保障道路畅通。

  派出所民警变身交警,这是第十二师公安局创新“交治合一”机制的一大特色。

  道路交通管理压力大

  第十二师公安局交警支队管辖着第十二师辖区2100余公里的道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年第十二师汽车保有量达14万辆,辖区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更是快速发展,辖区道路交管工作面临挑战。

  以第十二师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为例,该大队管辖道路1038公里,其中包括沙依巴克区的四道岔、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高新区(新市区)北京北路与城北主干道交叉口等易拥堵路段,高峰期交通压力很大。

  “高峰期我们全员上岗还是忙不过来。假如西山农牧场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从最近的执勤点位赶过去都要20分钟,再加上现场处置、疏导交通,得1个小时才能缓解拥堵。”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李雨隆说。

  派出所有力使不上

  西山农牧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25公里处,北边紧邻105省道,中、东方向分别有101省道、216国道及西绕城高速穿过,西边紧邻八钢公路,距乌奎高速19公里,交通便利。

  这里是兴坪派出所的辖区。“交通便利是好事,但道路交通安全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治安管理压力也不小。”兴坪派出所副所长热甫卡提·阿里木说。

  去年3月,辖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男子骑电动车撞到了树,所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事后才知道,这名男子前一晚喝得酩酊大醉。

  “此外,开车不系安全带、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只能以提醒为主。”热甫卡提说。

  因为没有交警的职责,在辖区发生交通事故时,虽然派出所警力能更早赶到现场,但起到的作用有限。

  去年初,西山农牧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和小汽车相撞,有人员在事故中受伤。

  “根据规定,发生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必须勘验完现场才能移动受损车辆,民辅警到场后只是拉起警戒线保护现场,并协助120将伤员送上救护车。”热甫卡提说,当时是冬季,交警赶往事故地点耗时长,派出所能做的就是维持好现场秩序,等待交警前来处理。

  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广大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问题亟待解决。

  “交治合一”收效显著

  “我们探索交通管理新模式,发现从整合警力资源中寻求警力支持是有效措施。”第十二师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宏军说。

  去年10月,第十二师公安局因地制宜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机制,赋予派出所部分交通管理职能,优化交警大队、各派出所警力配置,在处置相关警情的同时,就近处置简易交通事故。

  去年11月,兴坪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和小车发生碰撞。不到5分钟,热甫卡提就赶到了现场。这一次,他穿戴着交警的制服和装备,行使部分交警职责。

  到达现场后,热甫卡提快速指挥派出所民警完成事故现场的前期处置,随后将事故车辆引导至不阻碍交通的地方,确保道路通行秩序。不久,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到达现场,划分责任后要求双方驾驶人第二天到大队处理后续事宜,不到20分钟现场就处置妥当。

  自“交治合一”警务机制运行以来,第十二师公安局各派出所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等工作,对不戴安全头盔、未正确使用安全带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警示劝导,并严查无证驾驶、酒驾醉驾、超员超载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将发现的道路安全隐患问题报备至交警大队,督促整改治理,进一步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绿色屏障。

  同时,第十二师交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教授派出所民辅警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和警务技能,民辅警专业水平明显提升,实战本领显著增长。

  在热甫卡提看来,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之间并非平行线,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因为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最后转化为治安案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早一点介入,就能早一点化解纠纷,不管对道路交通管理还是社会治安管理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们将持续推进‘交治合一’警务机制,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优化完善改革措施,形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张宏军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王昱涵]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