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兵团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师分院检察干警摆摊设点,向职工群众宣传涉农法律知识。受访单位供图
春种一粒子,秋收万颗粮。当下正是春耕春播关键期,兵团广大职工群众购买农资时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使用涉农无人机作业时怎么规避法律风险?遇到涉农纠纷如何快速高效化解?连日来,兵团基层政法单位纷纷组织干警及法治工作者进集市、进连队、进农家、进田间地头,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等专题普法形式,向职工群众面对面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法治护航“中国饭碗”盛上更多“兵团粮”。
日前,三坪垦区人民法院干警张宁走进第十二师二二二团法治大培训的课堂,为职工群众讲解规范农资市场与合法使用农用无人机方面的知识讲座。其间,张宁借助真实案例,从种子发芽率暗藏“猫腻”到化肥成分“掺水”、农药药效欺诈等,一一揭露农资常见的假冒伪劣套路。
如今,农用无人机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但因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深、违规操作等,时有侵权纠纷发生。讲座中,张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深入讲解农药漂移导致邻田作物受损、无人机失控坠落造成他人受伤等实际案例引发的侵权纠纷,为农户提出针对性建议,比如飞行前全面检查设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作业时考虑气象因素、精准查询禁飞区域、购买相关保险等。听完讲座后,一名职工说:“这讲座太实用了!以后飞无人机时,心里有底了。”
兵团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师分院组织干警深入团场,开展“农户消费权益我守护”宣传活动,提醒广大职工群众购买农资时选择正规渠道,若发现买到假种子、假农药,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12309检察服务热线。同时手把手教他们遭遇农资侵权时,如何收集证据、向哪些部门投诉、怎样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司法局叶城二牧场司法所干警在田间地头宣传涉农法律知识。通讯员 苏比罕·肉孜麦提摄
兵团各级公安交警深入团场、连队,通过隐患排查、执法整治、宣传教育等形式,全力开展护航行动。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公安民辅警通过开展“春耕安全行”农机驾驶员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现场演示反光标识规范粘贴,指导驾驶员及时排查车辆安全隐患;第二师铁门关市公安机关紧扣春耕生产特点,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巡逻巡查安全守护、严打涉农犯罪、宣讲防范知识等重点工作,将基层警务工作进一步前移至春耕一线,让“田间警务”在“春耕画卷”上落笔、绽放。
3月底,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十团司法所联合团平安法治办、综治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分组入户走访,开展春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与普法宣传活动,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难题,认真倾听诉求,公平公正化解矛盾。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司法局叶城二牧场司法所联合牧场平安法治办走进田间地头,现场讲解“冒充农业补贴发放人员以提前缴纳手续费为由诱骗转账”“打着推销农资幌子,骗取资金后消失不见”等骗术,并向职工群众发放与“三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方便职工群众随时翻阅学习。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记者 房佳伟 通讯员 张宁 宫江山 郭建民 胡敏娟 苏比罕·肉孜麦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