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检察力量助非遗焕发新光彩
2025-04-14 13:46:20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伽师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烧制技艺传承情况。通讯员 阿卜莱提·热西提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王晨

  近日,伽师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来到热西提卡日·阿卜力克木家时,他正将加工好的泥巴放在制作器上塑形,随着制作器的旋转与手指的配合,陶泥向上攀升,一个圆润的陶坯逐渐显现,线条流畅,形态自然。

  热西提卡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烧制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从小便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土陶。这些年,他多次前往外地参加技术培训,他家的土陶还被选送参加过世界博览会。

  “目前传承和销售情况怎么样?”“都挺好的,我还得多多练,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检察官了解土陶烧制技艺及其传承现状,与热西提卡日拉起了家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新疆非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法治力量,近年来,新疆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以走访调查、行政公益诉讼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多元手段,督促负有保护传承职责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力非遗保护传承。

  伊犁赛乃姆融音乐、舞蹈、诗歌等为一体,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维吾尔族民间传统舞蹈,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伽师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枝条编织技艺传承情况。通讯员 阿卜莱提·热西提摄‍

  伊宁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伊犁赛乃姆的传承与保护存在部分档案遗失、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定工作滞后、没有专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员等问题。该院向相关部门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伊犁赛乃姆传承与保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掌握该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档案与相关数据库,制定相应保护规划,并向传承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此外,伊宁县检察院与文旅部门建立协同合作长效机制,并形成相关专项工作报告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建议重视、支持保护非遗,获得采纳。层层推动下,去年,伊宁县设立非遗保护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干部负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看到伊犁赛乃姆如今发展的蒸蒸日上,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阿布里米提·夏哈比说:“检察机关的一系列工作让伊犁赛乃姆越来越受重视,我会把这一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传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施行,其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慕萨莱思是阿瓦提县特有的传统发酵葡萄酒,承载着当地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酿造工艺被列为非遗。

  近日,阿瓦提县人民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活动时,有群众反映,部分慕萨莱思酿造作坊存在生产加工不规范、违规使用地理标志等情形。该院全面调查取证后,召开公开听证会,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对慕萨莱思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等不良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对辖区慕萨莱思企业和作坊全面排查,建立慕萨莱思风险防控清单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针对不良经营行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制发告诫书,并将慕萨莱思工艺保护纳入日常宣传和培训中。

  2022年起,喀什地区两级检察机关开展非遗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经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沟通、实地走访,梳理出塔吉克族传统村落、刺绣、十二木卡姆、达瓦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步开展督促保护工作。其中,围绕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传统民居“南格力”存在房屋安全隐患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修缮加固、规范悬挂保护标志,消除安全隐患40余处,有效保护了百年老屋,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沙湾市有维吾尔族小刀制作技艺、苦瓜酒酿造技艺、剪纸、哈萨克族传统乐器斯布孜格等各类非遗59项。近年来,沙湾市人民检察院与有关单位建立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会签协作机制,凝聚非遗保护合力。

  “我们会继续以司法手段促进解决好非遗保护中的传承人管理、资金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为助力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法治支撑,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检察长祁凌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荣雪颖]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