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黄先生与和静县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辅警哈尔次克、热依木·卡德合影留念。通讯员 刘英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讯(记者 韩晋 通讯员 刘英报道)“感谢信当天就写好了,现在才有机会寄给你们,谢谢你们帮我找回助听器!”黄先生在电话中感激道。4月21日,和静县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收到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辅警哈尔次克、热依木·卡德的感激之情。
4月8日,该所民警接到辖区一企业采购员黄先生报警称,其放在酒店房间桌上的助听器不翼而飞。“我经常往返各地跑业务,下午又得出发了,根本来不及重新配。”黄先生表示,对听力受损的他而言,这价值8000余元的助听器,是与外界沟通的“声音钥匙”,更是维持生计的关键工具。
辅警哈尔次克和热依木赶到酒店后,仔细排查房间每个角落,甚至掀开床垫、检查缝隙,却始终不见助听器踪影。通过询问酒店工作人员得知,保洁员上午打扫房间时,误将放在桌上的助听器当作垃圾清理了,此刻可能已被丢弃在酒店外的垃圾桶内。
4月21日,派出所收到黄先生寄来的感谢信。受访单位供图
“必须赶在垃圾被运走前找到!”哈尔次克和热依木对视一眼,冲向酒店外的垃圾桶。垃圾桶内腐坏食物散发的酸臭味令人作呕,成群的苍蝇嗡嗡乱飞。他们屏住呼吸,颤抖着双手将30多袋垃圾撕开,一一翻找,腐坏的食物残渣等废弃物沾满了手套和衣袖。
半个小时里,两人重复着翻找、装袋、归位的动作,终于发现了那个装着助听器的黑色垃圾袋。民警将助听器交还给黄先生,他重新戴上助听器后眼眶泛红,回到家连夜写下感谢信,用文字表达对两位辅警的敬意。
4月21日,这封感谢信送达派出所。为群众提供帮助对于哈尔次克和热依木来说是工作的常态,但对黄先生而言,那半小时的奋力翻找,早已成为照亮他人生的温暖光芒。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