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区分局东沟派出所辅警买然别克·阿布力(左二)向村民宣传反诈知识。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
4月16日,记者见到买然别克·阿布力的时候,他正忙着收拾警务背包。
“工作手册,笔记本,宣传材料,身份证套,户口簿封皮,急救包‧‧‧‧‧‧齐了,出发!”买然别克对记者说。
买然别克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区分局东沟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高崖子牧场和大河沿村两个警务室从事警务工作。
两个警务室辖区人口加起来只有1700多人,但面积比乌市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总和还要多57平方公里。
“现在大家集中住在一个地方,我们开车去走访入户,等牧民转场的时候,可就没这么简单喽。”买然别克说,夏牧场离警务室有140多公里,车开不过去,每次走访时他都要骑马,花上两天一夜才能走访完在夏牧场放牧的牧民。
每次走访,辖区群众的需求,也让他的背包意义非凡。
“除了必要的工作用品,一些帮村民、牧民代购的药品、生活用品,帮他们办理的证件等都会在包里。我下去后多跑几次给他们送去,牧民们就少跑点路。”买然别克说。
记者跟他走进高崖子牧场牧民对山拜克·吾提巴衣家。
见到买然别克,对山拜克主动和他握手后,盘腿而坐。
“上次我看到你家的户口簿封皮烂了,这次给你带了个新的,你把旧的换掉,把户口页保护好。”买然别克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新的户口簿嘱咐对山拜克。
随后,买然别克拿出笔记本,和对山拜克促膝长谈。
“家里的骆驼好吗?有没有什么困难?”买然别克一边问,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说起骆驼,对山拜克打开了话匣子。
“买然别克太好了!他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呢!”对山拜克对记者说。
去年1月的一天,对山拜克进山寻找骆驼时迷失方向,摩托车也坏了。严冬的山区异常寒冷,冻得瑟瑟发抖的对山拜克向买然别克求救。
接到电话,买然别克立即借来皮卡车快速开进山里。凭着对路线的熟悉,他很快找到了对山拜克,并将他送回家。
救命之恩,对山拜克要记一辈子,每次见到买然别克,他都要端上香喷喷的奶茶。
结束在高崖子牧场的走访,记者和买然别克驱车前往大河沿村。
1个小时后,车刚到村里,大河沿村村民努尔依汗·阿不都海急匆匆拦住买然别克,说自己似乎遭遇了诈骗。
“诈骗?”买然别克连忙追问具体情况。
努尔依汗说,她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说她的农家乐营业执照即将到期,却迟迟没有年审,要她立即交300多元的“年审费”,如果半小时内不交就要翻倍。因为担心,她找了同村的沙都哈西·阶恩斯汗和对方沟通。
“我正准备借钱交费呢,看到你,就想问问。”努尔依汗说。
“这就是诈骗!不能转钱。”买然别克告诉她,企业年报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以此为借口收取费用的都是诈骗。
见努尔依汗还有些疑惑,买然别克将她叫到沙都哈西家中,从背包里拿出反诈宣传单,向他们介绍了诈骗常见的套路。经过讲解真实案例和劝说,努尔依汗才恍然大悟,直说幸亏多嘴问了买然别克,不然钱就打水漂了。
背包又一次成了买然别克工作的帮手。
“这个背包是我的师傅王荣荣传给我的,他在担任村警时就背着这个背包走访入户,帮群众办了很多实事。”买然别克说。
王荣荣现在是东沟派出所副所长,他将“背包警务”的经验推广到全所。现在,在东沟派出所辖区的乡镇村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背着背包奔走的民辅警。
“有一次我背着背包走访时,有人和我开玩笑说,怎么还和学生一样背书包?但在看到我从背包里拿出来的东西时,都竖起了大拇指。”买然别克说,背包里不仅装着宣传手册、药品等物品,还有群众的心愿和自己的责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