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侦”途漫漫 唯有奋斗
2025-04-29 13:24:54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

  “连轴奋战,熬夜坚守,跨省追凶的千里奔袭,乃至直面生死的惊心动魄,已然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纵使身心疲惫,一旦遇到警情,心中只有一个声音——‘上’!”4月27日,在谈到对自己刑警生涯的感悟时,兵团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疆分中心主任、兵团第七师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政委郑杰说。

  从警近30年,郑杰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7次、个人嘉奖5次,先后获得“兵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其所在的集体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兵团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疆分中心被兵团公安局评为“标兵集体”。

  1995年,郑杰通过社会招考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两年后,他调入兵团第七师奎屯垦区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不久,他就遇到了刑警生涯第一起案件——盗窃案。因为没有找到关键证据,嫌疑人拒不交代,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郑杰返回案发现场重新勘查时,在门边的墙上发现了一个洞,大小刚好可以穿过一只手,从屋内打开门锁。郑杰尝试伸手打开门锁,发现手会被墙体剐蹭,留下伤痕。他返回单位,在嫌疑人的手上也发现了相同的擦伤。随后,郑杰根据嫌疑人伤口的位置用墨水在自己手上做好标记,再次返回案发现场进行试验,发现涂抹墨水的位置全部被剐蹭。最终,嫌疑人交代了犯罪事实。

  案件侦破的过程中,细节至关重要。郑杰说,我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哪怕可能性最小,也不会忽视。

  一次,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郑杰提出,嫌疑人可能会去购买手机卡。然而,当时大部分民警都认为这样做对嫌疑人风险很大,他不可能会冒险。郑杰力排众议,前往布控范围内的运营商营业厅将嫌疑人的外貌特征告诉店员。

  三天后,嫌疑人落网,而他正是因购买电话卡时被店员发现报警后被抓获。

  之前,刑事侦查主要依靠指纹、足迹等传统勘查手段,很多时候破案全凭经验和大量的走访调查。现在,技术革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NA鉴定、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手段让破案效率大幅提高。

  对此,郑杰认为,传统侦查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孰强孰弱之分,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方能成为案件侦破的有力臂助。

  2006年10月,奎屯垦区范围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时任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的郑杰带队侦办,但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取得突破,案件一直压在郑杰心中。

  2020年,公安部统一部署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将此案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百起重大命案积案之一。郑杰主动请缨侦办案件,并成功在一件物证上提取到关键DNA检材。

  经过比对,在重庆市城口县发现DNA疑似对象唐某,然而在郑杰带领专案组前往重庆比对后,排除了唐某及唐氏家系的嫌疑。

  案件回到原点,郑杰带领民警再次从头开始,经过不懈努力,重庆市开州区的刘氏家系进入民警的视线范围。然而,刘氏家系成员有30万人,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郑杰另辟蹊径,调整侦查思路,根据刘氏家系和唐氏家系血亲高度近似这一事实,提出对唐氏家系附近居住的刘氏家系成员开展走访调查。

  当年12月4日,民警找到了刘某,经调查发现,刘某的堂兄刘某某曾在奎屯垦区工作,目前刘某某与其另外两个堂兄在重庆开州生活。侦查范围持续收窄,侦查方向越发明确。通过技术比对,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某。12月23日,刘某某在开州区被抓获。

  这是一起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侦查模式深度融合的典范之作。

  案件告破,郑杰和专案组民警喜极而泣。在外出办案的262天中,他们跨越8省、15个县市、112个乡镇,走访群众3万余人,梳理重点家系16支,采集生物检材3000余份。

  2022年1月,专案组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郑杰荣立个人二等功,该案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优秀专案”。

  如今,年过半百的郑杰进入职业生涯的暮年,但他依旧扑在一线,不断学习新的刑侦技术,推动刑侦工作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提升打击犯罪提质增效。

  “我希望培养更多的刑侦人才,继续提升刑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郑杰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荣雪颖]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