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梦为学生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
“我们院已连续5年没有接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兵团第九师额敏垦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副主任赵丽梦提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言谈间甚是骄傲。
未成年人零犯罪的背后,是赵丽梦和团队做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的成果,更是该院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融入“四大检察”的努力。
2017年初,赵丽梦配合检察官办理未成年人李某盗窃手机案。提审时,她见到一脸稚气、满眼含泪的李某,事后悄悄对科长说:“这孩子,怎么看都不像坏人。”工作经验丰富的科长说了句让赵丽梦至今难忘的话:“就咱们办理的刑事案件来说,好人变坏人,可能是一念之差;坏人再变好人,比登天还难。”
既然好人变坏人,可能是一念之差,如何让这个“一念之差”不出现呢?90后的赵丽梦陷入了沉思。
很快,当年夏天,在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赵丽梦推动成立“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品牌,确定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入手,以点带面在辖区掀起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热潮。她说:“要通过这个萌萌的称谓,让孩子们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此后3年,赵丽梦将感化教育与依法办案相结合,帮助3名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辖区十几所学校里都留下了“桃子姐姐”的声音;拓展“指尖普法”,让青少年学法更便捷。
赵丽梦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单位供图
压实普法责任的效果显现。自2020年至今,额敏垦区检察院辖区再未受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但赵丽梦和同事并没有放松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反而推动在院内建立心理咨询室、与第九师团委探索实施“法治+志愿”公益普法机制,更重要的是,依托民事监督、公益诉讼等相关科室的案件线索,快速介入未成年受害人案件。
2023年,该院办理一起强制猥亵案,被害人小花是未成年人,案发后她精神萎靡,多次离家出走,她的父亲为照顾家庭辞去工作,家庭失去经济来源。赵丽梦第一时间将小花及其家庭情况上报,一方面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小花一家进行司法援助。
结案那天,女孩将一幅画作《穿检袍的天使》塞进赵丽梦手中,画纸背面写着:“谢谢桃子姐姐带我走出黑夜。”
2023年,该院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害人死亡,其妻子加某没有工作,家里还有3个未成年孩子。赵丽梦得知线索后,立即联系加某,指导她提交司法救助申请材料,以最快速度调查核实后将司法救助金送到申请人手上。加某一家领到司法救助金时,其小女儿说:“‘桃子姐姐’,我好喜欢你,可以抱抱你吗?”
因为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自2019年起,赵丽梦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最高检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兵团青年五四奖章。
当下,在额敏垦区检察院,涉未成年人案件线索共享,实现刑事办案、司法救助无缝对接,在该院已达成共识。
“‘桃子姐姐’不单指某一个人,而是我们所有检察官都在承担这个角色,让孩子们感受到法律不是只躺在纸上的文字,而是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园。”赵丽梦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