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讯(记者 古雪丽 通讯员 全俊宜报道)近日,轮台县人民法院法官深入厂区,用6个小时化解某机械公司与某零部件供应商的百万货款纠纷。
纠纷起因是某机械公司与某零部件供应商在货运集装箱瑕疵认定上存在分歧,导致某机械公司的100万余元货款迟迟未能给付某零部件供应商,双方合作5年的产品也面临停产风险。
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厂区院落内,办案团队联合技术专家展开现场勘验,卷尺丈量、卡尺检测、材料采样等程序有条不紊进行。数据显示,争议集装箱侧壁形变量超过行业标准,内部缓冲材料呈现典型挤压性破损特征。随着技术报告逐项呈现,原本态度强硬的某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语气有所缓和。
“我们从未拖欠货款,这次实在是……”调解室内,某机械公司负责人话音未落,某零部件供应商代表接上话茬:“我们也有苦衷,运输损耗标准存在‘模糊地带’。”承办法官见双方不再互相怨怼,赶紧抓住时机,从双方长期合作的良好基础切入,“你们两家公司已合作5年,不能因此伤了和气,咱们现在关键是商量对策,避免因诉讼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6小时调解,双方签定协议:某零部件供应商限期更换受损部件,某机械公司分3期支付剩余货款。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