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和田地区:“解纷魔方”促基层善治
2025-05-15 11:18:04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5月3日,群众在和田市综治中心向工作人员咨询法律问题。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王晨 通讯员 孙兴隆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疆实践的创新高地,和田地区多年来以平安建设为轴,打造“智慧中枢—特色矩阵—全民参与”三维驱动的“解纷魔方”,精准破解矛盾困局,彰显基层治理智慧,书写边疆长治久安的时代答卷。

  智治筑基 构建“智慧中枢”

  以前在和田地区,矛盾发生后大多由相关部门“单兵作战,各管一摊”,群众遇到复杂纠纷,往往“跑断腿、磨破嘴”。

  2018年,策勒县成立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首次集聚公安、司法、保险等部门单位力量,通过“一站式”调解,将原本需要四处奔波、耗时数月才能解决的交通事故纠纷,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办结。这种集中受理、协同处理的工作模式打破了部门界限,大幅提升纠纷化解效率,为当地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破冰成功!和田地区开始系统性构建覆盖全域的四级智慧治理体系。地区“智慧中枢”由接诉即办中心、网格化管理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组成,24小时收集矛盾纠纷线索,并精准分流到下一层级。县市综治中心整合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资源,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全科诊室”,为群众提供“挂号—问诊—治疗”全流程服务。乡镇“三调联动”小组和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就地解”。

  5月3日,和田市综治中心依托智慧平台,化解一起工亡赔偿纠纷。

  2024年8月,李某在和田市某工地干活时意外身亡,其家属李某某与涉事企业因工亡认定和赔偿发生纠纷。李某某通过“和田综治”APP提交诉求,智能预警系统3分钟内将其分流至和田市综治中心。

  和田市综治中心按纠纷类型派单,法律援助窗口接单后,联动其他窗口介入调解。很快,双方当事人被约至综治中心,法律援助律师现场释法,详解工亡认定标准,法官分析诉讼风险,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做工作,心理咨询师安抚当事人情绪。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不到48小时,双方达成和解。

  在和田地区,数字化手段贯穿矛盾发现、研判、调解全过程,让复杂纠纷从“无解”变“有解”。各县市纷纷亮出“独家绝活”:洛浦县综治中心推出“1441工作机制”(1个闭环、4个会议、4级联动、1个系统专家库),推动矛盾纠纷全域发现、精准交办、多元解决;墨玉县依托大数据提前锁定矛盾纠纷苗头,自动匹配最佳调解方案。

  品牌赋能 拓展治理维度

  在“解纷魔方”中,特色调解品牌矩阵如同多彩面块,通过差异化定位与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起源于于田县、在和田地区全域推广的“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将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融入矛盾纠纷化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载体。随着“领头羊效应”持续释放,和田地区先后培育打造60多个特色调解室,形成“红色文化引领+乡土智慧赋能+柔性治理支撑”解纷格局。

  策勒县有个“夕阳红调解室”,调解员平均年龄近60岁,运用“土办法”解决“土事情”。

  5月1日,策勒镇科克买提村阿某和艾某两家之间的土墙塌了,两人因地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68岁的人民调解员阿不都卡德尔·苏来曼带着村干部现场丈量、划界,把两人教训了一顿:“你们的爷爷曾共饮一井水、共用一堵墙,你们现在为了这点地就要闹僵?”

  阿某和艾某脸红了,拿起瓦刀一起砌墙。

  在于田县阿热勒乡夏玛勒巴格村,“玫瑰调解室”的调解员擅长“以柔克刚”。

  4月18日,村民买某随手把电动三轮车钥匙塞到座垫下,斯某的孩子玩耍时发现钥匙,好奇地“试驾”,结果三轮车失控撞墙,保险杠受损。买某拽着斯某来到调解室,嚷嚷着“好好算账”。

  调解员艾力皮热·买提尼亚孜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玫瑰花茶,“消消气,慢慢说。”

  两人讲完事情经过,艾力皮热协调相关部门调取公共视频,核实情况后“断官司”:“你们一个乱放车钥匙,另一个没管好孩子,都有错。”

  两人服气,斯某主动表示出维修费,买某坚持一人一半。

  氤氲茶香中,纠纷消融化解。

  将调解室搬进巴扎,现场解决买卖纠纷;推行“云调解”,打工人在异乡也能讨回工钱……近年来,和田地区不断创新和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昆仑山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民共治 激活群众力量

  基层治理,群众是主角。和田地区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洛浦县退休教师吐送尼亚孜·麦麦提的晨练方式很特别——边散步边“巡逻”。5月2日,他在晨练时发现两户居民因空调外机排水发生争执,立即掏出手机,通过“12345+网格”小程序上传线索。不到半小时,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赶到现场调解。

  这是和田地区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和田地区5553名“法律明白人”走街串巷,用“苞谷馕式”语言普法释法;12954名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4月28日,墨玉县托乎拉乡布古其村村民阿某投诉邻居麦某种的核桃树挡了他家的光,村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阿卜杜麦麦提·奥布力实地测量光照范围,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相邻权的规定。麦某认错,马上修剪了核桃树。

  每周二是皮山县固玛镇阿热亚村的“村民议事日”,大家聚在一起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村干部讲政策,律师把“法律关”,乡贤做“和事佬”,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摆到台面上解决。

  参与社区规划,开展普法宣讲,监督重大项目建设……和田地区各族群众正以多种形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共绘幸福生活图景。

  持续转动的“解纷魔方”,多元展示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和田样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田地区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开创平安和田、法治和田建设新局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荣雪颖]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