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里的司法温度:一名基层法官的讨薪“攻坚战”
2025-07-04 15:09:35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花园法庭调解室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詹晓明 通讯员 侯建文

  “帕提曼法官,连公司都没了,这钱到哪里去要啊?”

  “公司虽然注销了,但工人们的血汗钱不能‘注销’啊!”

  日前,在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花园人民法庭,陈某听到法官帕提曼·艾依提对自己讲这番话时,心里踏实了。

  拖欠7年劳务费有着落了

  从2018年工程竣工到走进法庭,这两万余元劳务费像根刺,扎在陈某的心里7年。2025年3月17日,工友在电话里告诉他:“老陈,别指望能收到钱了,听说那家建筑公司都注销了!”这消息像一盆冷水浇下来,凉透了陈某的心。当日下午,不甘心的陈某来到伊州区法院花园人民法庭,他想问法官:这7年的辛苦钱是不是真的“打水漂”了?

  “先别着急,拖欠的钱总要想办法要回来的。”帕提曼边说边梳理陈某送来的证据材料。“一张泛黄的工勤表上,铅笔记录的工时痕迹清晰可辨,成为帕提曼法官确认陈某实际施工人身份及工程款债权的关键证据。”证据链清晰后,她便和某承包单位代理律师电话联系:“工程完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付工程款天经地义,发包方不宜再向注销的承包公司付款,应尽快把工人劳务费付了。”

  连日来,帕提曼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发包方,清晰阐释实际施工人垫付款项性质。发包方负责人当场答应不再向已注销的承包方付款,同意向实际施工人陈某付款。

  得知劳务费有着落后,陈某握着帕提曼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

花园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协调联动化解纠纷。受访单位供图

  工程款里的民生温度

  何某鼓胀的公文包里,塞满了2019至2024年间的催款记录——每一页纸片上,都密密麻麻记载着无功而返的讨薪日期。“帕提曼法官,这笔钱是几十个兄弟起早摸黑挣的养家糊口钱,钱一直到不了账,咋过日子吗?”2024年7月,何某气愤地说。

  2024年9月,帕提曼第一次组织调解时,被告代理人把一摞合同甩在桌上说:“发包方没给钱,我方拿什么付?”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帕提曼递过一杯热茶说:“法律要讲合同,更要讲人心。这些工人没日没夜,冒着酷暑施工,哪一个工人的后面不是一个家庭,我理解你的难处,你也要知晓他们的难处。”这番入情入理的话让被告代理人端起茶杯,在氤氲的热气中,他望向何某的眼神也不再剑拔弩张。

  此后的十几天里,帕提曼在三方之间“”起沟通网。她算清发包方的付款节点,捋清总包方的资金流向,将“难题”解决了。2025年4月7日,工程款到账那天,何某给帕提曼在微信上发了近千字的感谢语“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您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在案件中抽丝剥茧、明察秋毫,让当事人体会到了司法的温度和力度……”看见消息后的帕提曼眼眶湿润了。

  法袍呵护人间烟火

  花园人民法庭的立案窗口常年放着老花镜、纸巾、润喉糖,调解室的茶几上一直有温热的茶水。帕提曼常说:“老百姓走进法庭时,心里多半是揣着火的,我们得先让他们‘清凉’下来。”收到卷宗先看“人情账”,这是花园人民法庭心照不宣的规矩——要问当事人是否孤寡,要查是否有着急交学费的孩子,要算工程款里有多少是工人的血汗钱。

  帕提曼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民情日记,里面记着“5月20日,艾某说自己眼神不好,要把调解材料印大一号”“6月3日,张某是残疾人,要提醒他申请司法救助”……这些琐碎的记录,最终都化作了调解书上的温情条款。

  “只有把自己置身当事人的处境里,才能敲准法槌的轻重。法槌起落间,响起的不仅是法律的威严,也是司法公信力的殷切回响。”帕提曼表示。

  解开法结、更解心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花园人民法庭近年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李冰姿]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